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貧窮窄化教育機會 6成弱勢學生升學困難

  • 時間:2017-08-01 11:3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張德厚
貧窮窄化教育機會 6成弱勢學生升學困難
家扶基金會統計顯示,6成弱勢家庭學生升學受經濟能力困擾,2成6認為自己只能讀到高中。(張德厚攝)
大學錄取率逐年攀升,入學管道也更加多元,不過,升學後倍增的生活費與學雜費卻讓弱勢家庭學生陷入掙扎。家扶基金會統計顯示,6成弱勢家庭學生升學受經濟能力困擾,2成6認為自己只能讀到高中;即使有機會升大學,因為經濟考量,大多數弱家庭學生都選擇分發入學,而非參加繁星推薦入學。
小欣的爸爸長期臥病在床,媽媽要負擔醫藥費、家中的生活費及3個孩子的學雜費。小欣在校成績一直都是前幾名,原本確定可以透過繁星計畫到外縣市就讀國立大學,但最終因考量家中的經濟狀況而放棄。
家扶基金會貧窮資料庫顯示,雖然大學入學管道日趨多元,錄取率也逐年增加,但弱勢家庭學生還是因貧窮而窄化了入學的機會。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升學後倍增的生活費與學雜費讓多數弱勢學生陷入升學與否的掙扎。何素秋:『(原音) 我們發現有6成的孩子他們認為以他們的家境而言,升學是受到限制,約2成6的孩子認為以他的家境能力狀況,只能讀到高中職,但是如果沒有家境的限制,這些孩子有4成2是想要升大學的,所以我們看到家庭經濟真的是窄化了孩子教育的機會。』
何素秋指出,2017年大學錄取管道中,不但個人申請首次超越半數、繁星推薦也逐年增加,考試分發則位居第3,但這與家扶「弱勢高中職生升學概況」有顯著差異,家扶資料顯示,弱勢孩子升大學主要管道為「分發」佔50.2%,「繁星」僅佔4.2%,與一般學生相差4倍之多。何素秋:『(原音)雖然現在強調多元入學,但是多元入學其實是對弱勢孩子不利的。我們有50%的孩子幾乎都是由考試分發,我們進一步去瞭解什麼樣的原因,如果從繁星、從申請,孩子可能要有交通費、置裝費,有很多額外其他的費用,這對孩子、家庭來講是一筆負擔。』
何素秋說,即使能繼續升學,弱勢孩子面臨的挑戰也不小,無論是升學管道或是科系選擇,優先考慮的依舊是經濟問題而不是個人優勢或興趣。為了讓弱勢孩子安心求學,家扶基金會設置高中職與大學助學方案,但目前約有新台幣1,600萬元缺口,期盼大眾能伸出援手,幫助弱勢孩子完成教育,翻轉清貧。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