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去年以來中國對外施壓 影響台灣名稱事件簿

  • 時間:2018-05-03 16:26
  • 新聞引據:中央社、Foreign Policy、中央社
  • 撰稿編輯:楊昭彥
中國大陸持續壓縮台灣國際空間,已讓歐美政府與媒體關注。據聞北京當局致函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與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要求他們遵守中國法律,不得將台灣列為「國家」,目前兩家公司網站並未更動,美國國務院則對此表示,反對北京規範美國企業如何規劃服務消費者的網站。瑞典國家廣播公司(Sveriges Radio)近日也在節目中,批評中共施壓西方企業,在網站上把台灣去國家化,「北歐航空」(SAS)就傳出把台灣改為「中國一省」。
事實上,中國以其「一中原則」打壓台灣的案例並不止於此,以下為去年以來因中共壓力,使得台灣被迫更名的部分案例。
●2018年4月底傳出消息,指約旦政府自去年中起受中國外交部門強力施壓,終究不敵中方壓力,近期請台灣將「中華民國駐約旦商務辦事處」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2018年3月底,台灣作家吳明益入圍曼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但主辦單位網頁擅改國籍為「中國台灣」,後經修正在吳明益名字後方註明台灣,並說明作者名字後為國家/領域(country/territory)。
●2018年2月28日瑞典國稅局公告,將把原先使用的中華民國(台灣)名稱,更改為「台灣,中國一省」(Taiwan, Provins i Kina),引發瑞典媒體批評阿諛中共政權。瑞典外交部則指沒有改變對「台灣」的名稱,工作上依舊使用「台灣」的稱呼。
●2018年2月中旬,傳出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屈服於中國壓力,強迫駐巴布亞商務代表團拔掉「中華民國」字樣。
●2018年1月,全球頂級連鎖飯店萬豪酒店集團(Marriott hotel chain)遭檢舉,在會員活動信件中把西藏、香港、澳門和台灣都列為「國家」,被中方立案調查。萬豪酒店集團被迫道歉,並與舉辦萬豪會員活動信件的承包商停止往來。萬豪事件後,陸續有達美航空、美敦力、ZARA等企業,在中國掀起一陣「反分裂國家」風潮下被點名整改。
●2017年1月,奈及利亞與中國舉行記者會,要求「中華民國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商務代表團」摘牌更名、削權減人、遷出首都阿布加(Abuja)。隨後在杜拜、厄瓜多、巴林等國駐處的「中華民國」與「台灣」字樣,陸續於去年6、7月傳出被迫改成「台北」2字。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