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傳統輓聯 學者專家:表達孝心

  • 時間:2015-03-09 17:5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王照坤
傳統輓聯 學者專家:表達孝心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力推輓聯電子化,少發實體輓聯,喜幛、中堂數量也大減。市府繕寫室書法老師王興華(圖)表示,盼能依合約做到年底。
(圖:中央社)
台北市立殯儀館強拆輓聯事件引發爭議,有學者認為,輓聯呈現了家屬的孝心,更具有悲傷療癒的功能,政府機關不應為了電子輓聯而全面禁止傳統輓聯;至於台北市政府在檢討後同意開放家屬輓聯,書寫輓聯的專家受訪時對此指出,官員或民代致贈的傳統輓聯並非一無是處,背後的深層意涵同樣也與孝心密切相關。
◎學者:輓聯是悲傷療癒
台北市政府日前表示,為落實「簡葬、節葬」殯葬新文化,從3月1日開始全面禁止2座市立殯儀館的21個禮廳懸掛傳統輓聯,其中第一殯儀館的「低碳禮廳」更規定輓聯、輓額、布幔全都不准懸掛;不過,新制度實施後卻發生殯儀館工作人員強拆民眾自寫輓聯的事件,作家張大春就撰文批評市府做法,認為台北市長柯文哲要革新的應是鋪張揚厲的惡俗,而非懸掛輓聯的傳統。
有許多研究指出,輓聯是輓歌的變體,將哀悼的詩歌改以文字呈現,並認為輓聯可追溯至宋代文人蘇東坡所寫的一副對聯,不過也有說法指出輓聯的最早起源已無法考究;但無論輓聯的由來為何,南華大學生命禮儀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國柱受訪時就指出,輓聯最深層的意涵與孝道密切相關,同時也是一種悲傷的療癒,楊國柱說:『(原音)透過這個去表達哀思、孝思,我就得到心理的悲傷療癒;我看到總統、縣市首長、立委對我的親人的哀悼或稱頌,我也會得到心理安慰,使喪親的悲傷能透過這些管道抒發。』
楊國柱表示,電子輓聯的呈現形式就像跑馬燈一樣,無法讓喪家感受到殯葬文書的傳統功用,他並以燒香為例,煙霧向上飄去的形式才有與神明溝通的感受,這不是電子化產品就能取代的事情。
◎學者:傳統輓聯不應拋棄
楊國柱進一步指出,政府官員以環保概念推行電子輓聯,但從孔子「爾愛其羊,我愛其禮」的角度而言,環保不足以成為拋棄輓聯這種傳統文化的理由,楊國柱說:『(原音)我犧牲禮儀,但這個禮儀是對整個社會國家是有幫助的,我犧牲一下羊,有什麼不可以?』
除此之外,楊國柱表示,輓聯等殯葬文書還與書法文化密切相關,這也不是電子化科技產品可以替代的。
楊國柱強調,禮儀是社會的行為規範,政府官員一定要了解並尊重生命禮儀。
◎專家:官員贈輓聯非一無是處
在民眾自寫輓聯遭到強拆的事件發生後,台北市政府又決定允許懸掛家屬輓聯,民政局長藍世聰還表示,他們討論時只考慮到民代與政府官員致贈的輓聯,但家屬輓聯是喪禮儀式的一部分,不應予以禁止。
一位在政府機構專門書寫各類婚喪喜慶文書的員工受訪時指出,民間傳統信仰認為人死後會前往陰間接受閻羅王的審判,如果在閻羅王面前受審時能夠拿出官員致贈的稱頌輓聯或輓額,可證明亡者生前受人尊敬,將為這個審判帶來正面幫助。
這名員工表示,用紙張或布幔書寫輓聯或輓額,是因為民俗觀念相信焚燒之後可以帶到陰間,但電子輓聯無法火化;他並強調,這些傳統信仰與觀念,背後的深層意涵是來自於家屬對於逝去親人的孝心,因為有地位者致贈的輓聯可讓逝去的親人避免在陰間受苦。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