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臺灣抗日120周年 烈士徐驤後代憶先人

  • 時間:2015-05-14 11:2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詹婉如
臺灣抗日120周年 烈士徐驤後代憶先人
苗栗縣頭份徐驤紀念公園入口意象
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週年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從甲午戰敗臺灣割讓日本,到1945年對日抗戰勝利,臺灣才重回中華民國懷抱。八年抗戰的主戰場在中國大陸,但是,早在120年前乙未年,馬關條約簽定後的臺灣,也曾經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反殖民抗日史,乙未年抗日是至今臺灣史上最大規模戰役,傷亡慘重。這些烈士來自民間,他們是一群沒有退路,也顯少被提起的抗日英雄!
現在我們聽到的是臺灣史詩電影《1895》配樂,電影中描述1895年,臺灣的客家莊內,徐驤、吳湯興、姜紹祖「客家三傑」反抗日本殖民壯烈犠牲事蹟。
◎甲午戰敗 1895年臺灣抗日風起雲湧
回顧1895年,甲午戰敗,激起鄉親強烈反抗意識,抗日民間義軍從北到南,先後參與新竹、彰化等地12次抗日戰役,即便知道彼此火力懸殊傷亡慘重,但臺灣的客家戰士們仍然與日軍對峙長達六個月。
這集節目裡,我們將訪問被史學界推崇為乙未臺灣抗日英雄第一人的徐驤後代,透過第四代子孫的口述,認識這位120年前的抗日英雄-徐驤。
◎事隔120年 抗日烈士徐驤第四代返鄉祭祖
徐驤第四代曾孫、屏東縣政府稅務局副局長徐永庚三兄弟家族一行18人,4月24日、農曆3月6日徐驤冥誕這天,回到苗栗縣頭份鎮徐驤紀念公園,在徐驤雕像前上香祭拜。
這天是徐驤過逝相隔120年後,家族成員第二次返苗栗祭祖,曾孫、徐永庚副局長說:『(原音)當時在日本政府統治之下,也不敢講,但是日本人也稍微,那時候日本人也沒有對我們不利,我聽長輩講日本人也很佩服這種精神,能夠為國為民犠牲奉獻,客家人硬頸,不曲不撓,讓我們想起先民這種大公無私精神,真的要落實在我們下一代,因為今天臺灣有這些也是先民篳路籃履走過來的。』
現在,走入徐驤紀念公園,我們可以看見徐驤雕像矗立在公園的正中央,雕像呈現徐驤當年手持百丸槍、腰掛三尺刃,驍勇善戰的氣概。
◎秀才徐驤 封為臺灣抗日領袖第一人
近年,徐驤已獲得臺灣史學界的肯定,並封為「臺灣抗日領袖第一人」,但是,在日人治臺後,刻意隱瞞史實下,現存史料並不多,但後人談到徐驤當年英勇抗日的精神,仍是讚不絕口。
苗栗縣徐氏宗親會總幹事徐沐蘭說:『(原音)徐驤最精彩的那一戰是回去新竹那一戰很漂亮,那是一個甕,把日軍引進竹林,然後把日本人打下來的。』
徐驤,1858年生於苗栗縣頭份鎮,自幼修文習武,18歲時考中秀才,後來搬到市區開館授徒,滿清割臺後,徐驤散盡家財,號召鄉民籌組「田賦軍」抗日,1895年不幸在曾文溪之役壯烈仁,享年38歲。
徐驤曾孫、徐永庚副局長說:『(原音)當日軍到登陸的時候,徐驤基於讀書人的情操,號召鄉里組織田賦軍,保衛臺灣這遍土地,他們從北部戰到中部,又從中部戰到南部,總共有十二次戰役,徐驤都有參加,尤其是在臺南曾文溪劉永福的黑旗軍要開軍事會議時,徐驤就在會中敍述由北部打到中部戰役的情況,一時激動,再加上戰役的身心俱疲,所以,當場吐血,劉永福將軍看到徐驤是可用之材,就勸徐驤回中原(大陸)療傷,養精蓄銳,但是徐驤向劉永福將軍說,此地一失,因為從北部打到中部南部,節節失守,如果此地一失,臺灣就淪陷了,大丈夫為國捐軀死而無憾。』
◎為躲避日軍報復 烈士徐驤後代南遷
因徐驤是抗日份子,徐驤妻子在徐驤於曾文溪壯烈成仁後,為避免日本人的騷擾,曾經與兒子西渡大陸,直到數年後,見臺灣局勢穩定,才低調地搬回臺灣,不過,他們沒有回苗栗頭份,而是遷移到臺灣最南端屏東,如今在屏東縣麟洛鄉有徐驤後代約有兩百多人。
徐驤曾孫、徐永興先生說:『(原音)我是徐驤的曾孫徐永興,目前是住在屏東縣麟洛鄉,(聽眾朋友或許好奇,徐驤在120年前壯烈犠牲後,為何舉家遷至屏東?)因為我的曾祖父對日抗戰,那時候因為是日本在統治時期,你對抗他會禍延子孫,我的曾祖母還有他的兒子還有孫子,也就是我的爸爸一起南遷到麟洛鄉。曾祖父的經歷,在我們鄰居老祖母那一輩的告訴過我,他們說,徐驤很高大,出征時子彈一大排扛在肩上,外套一穿就跟有志之士對日抗戰了。』
徐驤曾孫、徐永康先生回憶,因為徐驤是抗日份子,所以早年日本殖民時,禁止徐氏後代祭祖,所以,他記憶中的先人只能私下偷偷祭拜。徐先生說:『(原音)以前比較保守,而且我的上一代都是生活在日本統治時代,所以日本不讓我們談(抗日)這些事,連我的祖先牌位都是用紅紙寫的,過年過節祭拜後就馬上收起來,但是,我在讀書的時候,我的老師有跟我提到,我的曾祖父是抗日英雄,但是,我的前人都不願提及這些,可能是懼怕。我們都不知道曾祖父的長像,而且我們的父母親也不談這些事,所以(徐驤)的遺物我們也沒有。』
徐驤第五代徐舜禹稱徐驤為高曾祖父,現在是一位大學生,對於120年前祖先的英勇事跡,他直呼不可思議,他說:『(原音)(知道自己的高曾祖父是抗日英雄,你的想法?)很不可思議,因為不可能一個平凡人會去對抗那樣大的日本軍隊,還傾家當產的,這一段好像是被遺忘的歷史。』
徐驤是苗栗縣頭份鎮客家人,今年是其後代第二次重返頭份祭祖,促成這段機緣的徐氏宗親會成員、大化宮主委徐榮貴,他說:『(原音)很特別,因為那時候完全不知道屏東有徐驤後人,因為徐驤在頭份鎮的時候一直被日本人的欺壓,所以他老婆不得不遷到屏東去,後來我們把他們找到,告訴他們那時候徐耀昌當立委時他有在祭拜你的祖先,所以那時候才開始返鄉祭祖。』
政府已於1970年將徐驤牌位入祠臺北忠烈祠,供人景仰,以及苗栗縣政府於2010年成立的徐驤紀念公園,這座公園裡把他參與十二次戰役的歷程以浮雕或碑記方式陳列。
◎通靈事件後多方考證 成立徐驤紀念公園
但是,成立紀念公園起因為何?這得回朔到2006年徐氏宗親會上,徐明雄分享一段靈異事件。八仙宮住持徐明雄說:『(原音)因為我們會通靈,所以徐驤顯靈後,叫我學素描的女兒畫徐驤的像,他的雕像是這樣來的。我跟徐驤有血緣,否則全省有那樣多公廟,為何來找我?(問:他是你的叔公?)曾叔公了,因為他大我四代了。顯靈後我們就去找資料,因為我們讀過歷史都知道,書上談到甲午戰爭後就沒有寫太多了。(問:那時候徐驤跟你說他不甘心?)是不甘心,因為課本都沒有他的名字,所以我們就一直找。』
在通靈事件後,徐明雄遍訪宗族長老,都沒有人知道徐驤,直到多方訪查,宗親們才找到相關史料。
徐明雄說:『(原音)為了要找徐驤,我從造橋找到頭份,再從頭份找到銅鑼,再從銅鑼找到北埔,就是要找到他的史料。』怪力亂神,壓力大。
事情還沒結束,確定徐驤史實後,地方政府在規劃紀念公園時卻遇到難題,因為徐驤沒有留下任何照片或圖像,容貌不可考,於是,宗親會是透過徐驤顯靈,多方考證後才還原他樣貌塑像紀念。
徐明雄說:『(原音)這個從無到有啊!我們一開始被駡得很慘,說我們怪力亂神。(徐驤通靈時,你有確實看到他的樣子?)有。後來我們找上徐氏宗親會總幹事徐沐蘭,然後再找到客委會,才有今天的場面。這一切終於浮出檯面了,為了今天的場面,從徐驤開始找我到現在,已經等了十年。』
一連串史料考證過程相當不易,苗栗縣政府秘書徐沐蘭說:『(原音)(問:宗親會上有人提出徐驤顯靈時,大家有沒有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大家根本沒聽過徐驤這個人?)當然,很多事情我都要去考證,我才會願意繼續朝這兒努力,剛好他把陳情書資料給我後,我就透過立委徐耀昌陳情到客委會,客委會也剛好有做個1895學術研討,也發現確實有徐驤這號人物。因為其實在日治時期,很多史實都被日人隱瞞起來,不願去講,所以,徐驤後代裡,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他的祖父及曾祖父是那樣英勇善戰。我在尋找史料的時候,最主要的還是依據客家史學者陳運棟國大代表在學術研討會史料,那時候我在鎮公所服務,也是宗親會總幹事,對於徐家有徐驤有這樣的一個英才,願意為地方號召保國衛民之戰,真的讓我非常敬佩。徐驤、姜少祖、吳湯興號稱「客家三傑」,從北到南的戰役,在當時臺灣島上可以說是最長的戰爭,可以說是臺灣人死傷最多的戰爭,在戰爭中,也殺死很多日本人,只為保護國家,所以客家人真的很不簡單。(問:你們在找史料的當時,學校課本裡都尚未紀載徐驤事蹟?)是,現在課本談客家時,會提及「客家三傑」的事蹟,還有1895電影、鄭榮興的客家採茶劇團也有演出這個,但這些都是我們考證之後的事。我也是花了好多年,在找土地也找了很多年,以前這裡叫仁愛公園,後來改名為徐驤紀念公園,會找到這裡也經過地理師看過,因為,他的老家就在對面,中港溪再過去,他在教學生時,是在中興巷老街那邊。』
但是,當記者走在苗栗縣頭份鎮街頭,許多鎮民對於120年前鎮上曾出現這位著名的抗日英雄徐驤時,卻一問三不知,他們說:『(原音)(問:你知道苗栗有一位抗日英雄徐驤嗎?)我真不知道。』
◎臺灣抗日120年 烈士事蹟不容遺忘
現在的臺灣民眾對120年前乙未抗日事跡一無所知,徐明雄先生相當憂心,他說:『(原音)他(徐驤)是說要國家承認,現在是差不多了。因為國民黨紀念七七事變,民進黨紀念二二八,那乙未年犠牲的卻沒有人講,因為我們不發聲不行了,我們都老了,這一段我們現在不做,再過幾年也沒有辦法了。』
歷史不容遺忘!今年適逢臺灣抗日120周年,客委會將在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籌辦紀念特展、學術研討會,希望世人永遠懷念當年這群抗日英雄。劉主委說:『(原音)我們在今年有規劃,除了支援苗栗縣政府舉辦的各項紀念活動外,我們客委會也做了研討會的規劃,銅鑼苗栗園區也做了相關特展和重播電影1895;另外在南部也有抗日英雄,像在長治事件也有紀念活動,也結合六堆忠義祠也有對先賢先烈的追思,除了我們客家鄉親子弟能效法這種衛鄉保土這種忠義精神外,我們同時,也能讓社會大眾知道,客家人對保鄉衛國絕不落後。』
今年是臺灣抗日120周年,不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有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就是希望,後人不要遺忘這段曾發生在臺灣這土地上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