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全球股災 敲響經濟警鐘

  • 時間:2015-08-28 11:01
  • 新聞引據:中央社、聯合報;工商時報、中央社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 編採譯
全球股災 敲響經濟警鐘
大陸股市24日暴跌,上證綜指收盤大跌8.49%,險守3200點,創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深圳股市也有逾7%的跌幅,累計滬深兩市近2200家個股跌停。(中新社提供)
(圖:中央社)
最近全球股市一度一片慘綠,各地經濟面臨程度不一的風險,全球經濟氣溫急劇轉冷。這波全球股災的燃點,是中國大陸放手讓人民幣貶值,外界擔心中國經濟失速,拖累已經疲弱的全球經濟,也引發了當年亞洲金融風暴是否可能重演的疑慮。
◎股災禍首 直指COF
近日全球股市動盪,投資人哀鴻遍野,對於造成這次股災的禍首,許多分析文章指出是「COF」,也就中國China、石油Oil和美國聯準會Fed。
這次全球股災,主要是各國投資人對於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動力轉趨悲觀所致。在中國7月大手筆投資救股之後,8月人民幣連續刻意重貶,更牽動周邊國家匯率下挫;為此,英國金融時報甚至發出「中國模式已走至盡頭」的質疑。
過去10多年扮演「世界工廠」的中國經濟,未必會走到「硬著陸」的地步,但在全球投資人的過度反應下,引發強烈的心理恐慌,也就埋下這波股災的導火線。
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各地經濟面臨風險的程度不一,新興市場確實因中國需求放緩以及人民幣急貶而飽受威脅。報導指出,這些發展中經濟體因中國需求趨緩,對中國輸出萎靡無力,特別是大宗商品﹔此外中國放貶人民幣,升高其他新興國家出口競爭的難度。結果加重新興國家貨幣貶值及利率調升的壓力,成長前景更為黯淡。
中國貢獻全球15%的經濟產值,近年來更是帶動世界經濟成長的主力引擎,因此中國經濟走緩成了全球性隱憂。
◎中國認為美國才是股災原因。
對於這些指控,中國非常不服氣。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張明表示,這次股災應是美國為主、中國為輔,全球金融動盪是來自於美國貨幣政策的轉變。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餘棟表示,過去幾週全球股市崩盤原因並非是人民幣貶值,而是擔心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
姚餘棟認為,聯準會應延後任何可能衝擊脆弱新興市場的升息,以讓這些經濟體有時間準備。他說,中國大陸決定讓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不應該成為股市崩跌的代罪羔羊。
姚餘棟指出,全球股市波動與中國匯率改革無關,主要是反應美國聯準會即將改變的貨幣政策。他說,中國被冤枉了。
◎亞洲金融危機 不太可能重演
經濟學人週刊24日指出,自11日中國大陸意外讓人民幣走貶後,全球股市市價已蒸發超過5兆美元,投資人對大陸的經濟前景感到憂慮,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重演的機率很低。
經濟學人分析,大陸股市慘跌除了因為2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工業生產活動大幅衰減,加上24日大陸政府未能採取有效的救市措施之外,同時人民幣走貶,大陸經濟成長前景疲軟等因素,都對其它新興經濟體帶來更多壓力,引發市場賣壓。
對外界憂心亞洲可能上演另一個金融危機,經濟學人認為不太可能,原因是亞洲國家政府的經濟比起1997年時體質相對較佳,1990年代末期的匯率連動制度(Currencypegs)已被浮動制度取代,外匯儲備金額增加,金融體系也更穩健。
經濟學人並認為,2008年的金融風暴也不可能再現,當年的導火線包括高風險資產被錯估價格,以及脆弱的金融機構相互影響的情況,現在已不復見。
經濟研究諮詢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傑索普(Julian Jessop)指出,目前市場出現的恐慌主要是「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其它包括美國、歐元區、日本等主要經濟體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都不錯,「除了來自中國的壞消息,沒有什麼消息可以合理化全球金融市場大跌的恐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