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類型節目。以知性、輕鬆的方式,介紹臺港兩地 的現代音樂發展趨勢及介紹音樂創作人創作歷程。
由樂手/樂人的生活和作品,窺覦處身社會和面對世界的不同情境,深談哲思。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音樂類型節目。以知性、輕鬆的方式,介紹臺港兩地 的現代音樂發展趨勢及介紹音樂創作人創作歷程。
由樂手/樂人的生活和作品,窺覦處身社會和面對世界的不同情境,深談哲思。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香港詩人曹疏影是一對孩子的母親。她不久前出版的第二本詩集名為《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 》。這位母親在孩子和自己之間的觀索和感召,是詩人的觸覺。來自東北,在香港成家,最後來到台灣生活,疏影的路,是一條鏈結的足跡。
她自《九歌》聲音文件集結首年開始就熱切支持,本集的開場和結尾曲均來自她擲援《九歌》的作品。訪談中她更剖析了自身經歷地域方言的磨合和文化的互為影響。是 ...更多
今集的《瓶中稿》以一首搖滾吉他獨奏曲開場。原歌曲,是今集嘉賓香港作家、詩人及出版界老前輩崑南老師的心愛名曲,來自仍然滾動在巡演路上的英國長春樂隊滾石(Rolling Stones)。這隊令不少世人欣羨(如同嘉賓及主持人),也同時招來嘲諷的老爺爺樂團,不僅證明了搖滾音樂是沒有歲月制限的,更具體體現了生命與精神亦然無限的。
在主持人的世界,嘉賓崑南老師是 ...更多
我每到一個城市都必然探訪的兩個地方,是傳統市場和圖書館。站在任何一個大城市的圖書館內,我們更易於懂得謙卑。每個人在這文明裡的時段相對其廣闊度是連比擬都是謬誤的。
這集《瓶中稿》很難得請得一位圖書館學人來分享。開場曲就已經很特別,是兩段音樂的雞尾拼貼;一是貝多芬的第九奏鳴曲Sonata no.9 其中的選段,接著是捷克導演Milos Forman七十年代末 ...更多
香港,雖經常被描述成一個生眾營營役役的地方,同時也是曾經孕育一種幸福而充滿願景的城市。
你翻那些電影的帳,聽那些寫過出來的歌,還有不論在學院內或民間,都曾經充滿奇幻性格的書寫。
一個城市的生命力,不會單是市容道貌,美食消費就可以架撐出來。文化是一處地方真正的精神所在。香港曾經有過叫人驚嘆的獨特的文化。
這一集《瓶中稿》難得找到一個剛在台北開始新生 ...更多
今集《瓶中稿》的嘉賓是香港詩人阮志雄。這位被大家嗜稱為 ‘雄仔叔叔的’ 的朋友,70年代是位激進青年,80年代是位詩人,90年代成為一個職業故事人( 「講故佬」)為小朋友到老人家服務。千禧年後,阮志雄的老身影,重回碼頭、街頭現場,沒有停過尋索和上路;而詩歌,從來沒有離開過。
數年前,阮志雄還出版了一本題為《 ‘Are you still writing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