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籲國人報案重於爆料 年度十大兒保新聞公布

  • 時間:2018-12-18 12:0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國維
籲國人報案重於爆料 年度十大兒保新聞公布
家扶基金會公布年度十大兒保新聞。(陳國維 攝)

家扶基金會今天(18日)公布2018年十大兒保新聞,當中有4則是來自網路爆料,而被發現的事件。不過,專家指出,民眾「路見不平」透過網路發聲,可能反而延誤救援兒少的時機,而且若不小心洩漏孩子照片或個資,還有可能觸法,所以呼籲國人「報案重於爆料」,一旦疑似發現受虐兒,就撥打113或110報案。

2018年度十大兒保新聞揭曉,排序第一的是發生在新竹市的「3歲童撿糞便充飢 狠父施虐 皮包骨吊玄關」的報導;十大新聞當中,有7則報導的受害者是6歲以下的幼童。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原音)去年我們發現,兒童被性侵很嚴重;今年我們的發現是6歲以下,特別是3歲的孩子,受害的孩子就有5則。』

家扶統計,今年1到10月出現241則兒童保護相關的新聞報導,受害兒少共達到348人,當中更有54個孩子因此來不及長大。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處長周大堯:『(原音)我們兒童保護虐待這個議題上,最近這3年來的數據都在9,200到9,600之間的成案量,那也就是說平均一天都有25名的兒童青少年遭受到虐待,大概每個小時會增加1位的受害者。』

今年有19則兒保新聞來自網友爆料而公諸於世,其中4則被選進十大兒保新聞。警政署科長陳玲君表示,網友關心受虐兒的初衷值得肯定,但在爆料過程中,不小心就會讓受害兒少的個資曝光,也可能因此觸法,所以建議與其爆料,不如直接打113通報或110報案。陳玲君:『(原音)爆料者或許在PO上去的時候,是沒有注意到這個個資的問題,那孩子的照片就這樣子完全沒有遮掩的就被大家大量的散布,這樣子會危害到這個孩子的權益,同時也違反了兒童及少年的福利的保障法的規定。』

家扶今年力推「兒保好鄰居」行動,有許多巷弄裡的雜貨店、麵包店、小吃店,及297個元大金控營業據點響應,讓全國現在有2,773個通報站;家扶呼籲人人成為「兒保好鄰居」,「零兒虐」的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