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研究:基因編輯嬰兒預期壽命短

  • 時間:2019-06-05 09:00
  • 新聞引據:德國之聲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研究:基因編輯嬰兒預期壽命短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創造出世界首例基因編輯(gene-editing)嬰兒,天生就對愛滋病免疫,引爆倫理爭議。圖為基因編輯示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2018年底,中國研究者賀建奎震驚了全世界。賀建奎聲稱,經其人工編輯基因的一對雙胞胎已在中國誕生。如今,伯克利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這兩名女嬰的預期壽命明顯要短。

2018年底, 中國生物物理學者賀建奎在香港的一次專業會議上宣布, 他透過人工授精的方法讓一名志願者產下一對雙胞胎。在將胚胎植入母體前,他透過CRISPR-Cas9技術對胚胎的基因進行了人工編輯。

這很可能是全球首例透過人工操縱改變人類基因的案例。

倫理學家和各學科專家當時都對賀建奎予以強烈譴責,指責其冒天下之大不韙,創下了危險的先例。中國政府繼而針對此類試驗制定了嚴格規定。

如今,伯克利大學的魏馨竹博士和拉斯姆斯·尼爾森( Rasmus Nielsen)教授的一項研究證實了人們的擔心。研究顯示,那些生來就存在類似基因改變的人,比沒有這種基因改變的人平均壽命明顯要短。

透過剪掉某一基因對愛滋病毒免疫

賀建奎稱,對胚胎進行基因改變的原因是嬰兒的父親攜帶愛滋病毒。而經過他基因編輯的嬰兒卻對愛滋病毒免疫。

其操作如下:愛滋病毒透過一種名為CCR5基因裡的蛋白入侵免疫系統。賀建奎因此在胚胎植入母體前就使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剪掉基因鏈中的CCR5,以避免孩子日後感染愛滋病毒。

事實上,CCR5是愛滋病毒最重要的入侵大門,但愛滋病毒還有其它入侵途徑,這種基因操縱技術並無法切斷這些途徑。

一些人天生具有免疫力

賀建奎辯解說,許多沒有經過基因編輯的人天生就缺少CCR5基因。在這些人身上,出現了所謂的Δ32突變。這樣的人全球估計有10萬。按照賀的觀點,這些人其實是健康的。

但伯克利學院現在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說法顯然並不太正確。魏馨竹和拉斯姆斯·尼爾森對世界最大的人類基因數據庫--英國生物樣本庫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缺少CCR5基因以及天生發生Δ32突變與健康風險之間的關係。

英國生物樣本庫中有40多萬人的基因型以及他們出現的健康問題和特徵。

研究者將基因型分為三種。一種攜帶兩個Δ32突變,一種是攜帶一個Δ32突變和一個CCR5基因。另一種是攜帶兩個CCR5基因。經賀建奎人工基因編輯的嬰兒屬於第一類。

對愛滋病毒免疫,但因流感死亡的風險高

研究者們發現,攜帶兩個Δ32突變的人,也就是完全缺少CCR5基因的人,活到76歲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小21%。

CCR5基因對健康看來很重要。去掉該基因的人可能更容易患其他疾病。尼爾森在伯克利大學的一份通告中寫道,「CCR5是一種有用的蛋白質,我們已知它對有機體會產生影響。」

先前有研究已經顯示,缺少CCR5基因的人因流感死亡的比例是攜帶CCR5基因者的4倍。

尼爾森因此得出結論說, 很可能摧毀這種蛋白質的突變對(人和動物)不好。魏馨竹進一步表示,「現在就將CRISPR技術用於基因編輯實在太危險。」

(本文轉載自DW,原標題《伯克利大學研究:基因編輯嬰兒預期壽命短》)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