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昔寄養童今成社工續傳愛 家扶招募寄養家庭為愛接力

  • 時間:2020-01-16 16:5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蕭照平
昔寄養童今成社工續傳愛 家扶招募寄養家庭為愛接力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呼籲「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家扶提供)

家扶基金會今天(16日)分享基金會內社工孫佳慧,小時候在寄養家庭生活的故事。家扶表示,因為有寄養家庭的愛,讓孫佳慧長大後也成為手心向下的助人社工,因此,他們呼籲社會踴躍加入寄養家庭行列,為有需要的家庭延續愛的力量。

現在發揮社工專業在家扶基金會服務的孫佳慧,其實有過一段顛沛童年。孫佳慧表示,小時候曾與父親以公園、街頭為家,最後在學校老師通報下,在寄養家庭生活了7年。

孫佳慧小時曾在街頭賣愛心筆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進入寄養家庭後受到寄養家庭悉心照顧。(家扶提供)

孫佳慧說,因為有寄養媽媽對她的愛,讓她很早就下定決心也想當個手心向下的人。她說:『(原音)其實小時候跟寄養媽媽的關係沒有這麼親密,因為小時候會覺得有點寄人籬下的感覺,可是慢慢長大,小時候很希望回家,為什麼別人有家,我卻沒有,但是我覺得寄養媽媽一直用愛來陪伴我,所以我到國中的時候,我的願望是當寄養媽媽。』

還有全家投入寄養服務17年的黃志揚,對於不同背景的寄養童,每一次都竭盡心力想著如何照顧他們、如何讓他們有身心健康的成長環境。他說:『(原音)他們本身沒有錯,那是是原生家庭大人的錯,很多帶來寄養家庭的習慣不是正常家庭所表現出來的習慣,所以我們要愛護他、慢慢改變他。』


寄養爸爸黃志揚(中)與妹妹黃憲琇(左二)先後加入寄養服務,兩家之間常彼此照應寄養童。(家扶提供)

孫佳慧跟黃志揚的人生故事也是台灣社會良善的一面,而已經39年投入兒少寄養服務工作的家扶基金會,希望更多家庭加入寄養家庭行列。

因為,根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在2018年的統計資料指出,會投入家庭寄養服務的民眾,多仰賴寄養家庭以及親友的推廣;家扶執行長何素秋進一步表示,每年約有2,300個兒少需要接受家庭安置,呼籲年滿25歲的夫妻、學歷達國中以上、有穩定收入、足夠空間的家庭,都可以加入補位行列。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