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台灣育種協作平台成立 為國際量身打造種苗時程大幅縮短

  • 時間:2020-03-17 16:0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台灣育種協作平台成立 為國際量身打造種苗時程大幅縮短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整合研發技術與業者合作,推出「育種協作平台」,更能有效掌握國際市場偏好的品種特性,有助於未來種苗出口大幅成長。(圖/陳林幸虹 攝)

台灣種苗產業年出口值高達新台幣78億,為國際不同消費市場量身打造所需。不過,由於品種從開始到試種,需要10年的時間,過去都是各別公司單打獨鬥,面對國際跨國公司競爭,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整合研發技術與業者合作,推出「育種協作平台」,更能有效掌握國際市場偏好的品種特性,有助於未來種苗出口大幅成長。

根據2019年(民國108年)農業統計資料,台灣種苗產業年出口值高達78億,其中番茄種子出口僅次於果樹種子及西瓜種子,排行第三,年出口值達5.1億台幣,其中又以鮮食小番茄品種獨佔鰲頭,無論在中國大陸、東南亞或美洲市場都具有領先地位。

儘管國內從事番茄品種研發的種子公司多,但因公司規模小,資源有限,面對國際跨國公司及市場當地區域型公司急起直追,產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為持續維持產業競爭優勢,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整合研發技術與業者合作,推出「育種協作平台」,導入主動式、參與式的育種新趨勢,不僅讓番茄抗病育種減少三代培育時間、更有效掌握國際市場偏好的品種特性。台灣種苗改進協會理事長施任青說:『(原音)最大的價值在於可以迅速反應我們對市場的需求,因為一個育種從開始到後面的工作就要6年的時間,然後到品種實驗,時間可以近10年的時間,最近透過這個平台,我們大概可以縮小4年左右,對於我們競爭力非常有幫助。』

種苗場也指出,像是番茄品種,除了抗病性的基本要求之外,不同消費市場,消費者對品種需求各有差異。例如日本講求口感、台灣嗜好甜香、中國華北市場講究果型及耐儲運、東南亞需要高產量等,育種者得針對不同市場量身打造,「參與式育種」已成為最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