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布列松在北美館 用寫實照片記錄動盪中國

  • 時間:2020-06-19 16:1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蕭照平
布列松在北美館 用寫實照片記錄動盪中國
北美館展出布列松在中國期間的攝影集展,這不僅是亞洲第一展,規模也是有史以來最大。(蕭照平 攝)

台北市立美術館今天(19日)表示,6月20日起到11月1日,規劃展出國際報導攝影大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兩度在中國期間的攝影作品,這不僅是少見的展覽主題也是海外展出規模之最,希望透過大師的寫實紀錄,讓當代台灣回首動盪年代。

法國攝影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在1948年的中國,拍下了一張民眾前胸貼後背,擠在銀行前要換購黃金的寫實照片,這張照片不僅為變動的中國留下紀錄,也成為當時世界認識中國的經典。

這張隱喻著焦慮、混亂的黑白照片,讓布列松的聲名更為響亮,因為「決定瞬間」的攝影風格,是當時少見的攝影手法,而這一張經典之作,現在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也看得到。策展人蘇盈龍說:『(原音)因為這張照片有非常非常多不同的眼神跟角度,讓畫面形成特殊張力,所以這是觀眾可以注意一下的。』

不只一張經典,現場更約有170張布列松在中國期間的攝影照片,這除了是少見的展出主題外,其規模更是有史之最。蘇盈龍說:『(原音)主題的展覽在此之前是從來沒出現過,也是因為這次策劃,其實去年在巴黎布列松基金會是全世界第一次,但巡迴展第一站就選擇台北,因為場地關係,規模我們有把比巴黎展場拉更大,除照片多了1/3外,也多很多文獻跟當時雜誌報導。』

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雖然照片大小不算大,但隱含的意義卻很深遠,且對當代台灣人來說,是對1948、1949以及1958年的中國有了歷史補綴功能。她說:『(原音)我們有大陸來的移民,在我們父母親跟祖父母那一代,都需要再來看看那霎那間,離開那個鄉土來到台灣找到幸福園地,我想是非常濃厚的歷史情境。』

布列松在中國遊歷期間的攝影,將在北美館展出到11月1日,北美館希望透過珍貴的歷史文獻,讓台灣看見上世紀中國的歷史轉變。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