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活的歷史 —《臺灣建築》展覽

  • 時間:2024-04-10 21: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活的歷史 —《臺灣建築》展覽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圖:作者 攝)

近日筆者參觀了北美館的《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這場展覽展示了臺灣戰後約三十多年的建築發展。展覽的核心是探討建築與時代、人文生活之間的實證關係。

踏入展間,直面觀眾的是一條長廊道,兩側牆面展示著1945至1983年的「大事記」。這條時間軸上,不同顏色標記了臺灣的重大政治、文化事件,以及建築界的重要記事和作品,讓觀眾能夠從宏觀的角度理解臺灣建築與時代背景的關係。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大事記。(圖:作者 攝)

展覽分為六個子主題,每一部分都展示了它們的建築圖紙、模型、文檔和影像紀錄,部分區域播放著建築學系教授的訪談錄像,提供了觀賞建築的不同視角。展覧的文字介紹重點講述這些建築的歷史背景以及當時臺灣的社會政治環境,而專業建築知識的內容相對淡化,顯然這是一場面向一般公眾的建築展。

「路思義教堂」建築模型,製作:東海大學建築系。(圖:作者 攝)

展中還有一些與時代互相呼應的藝術作品,如陳庭詩1981年的畫作《晝與夜 #70》和李元佳1980年的鐵盤裝置等。如果能有更多解說或提示,觀眾或許更能理解這些作品以及它們放置在那裡的意義。

其中一個子題——「中國現代」探討了臺灣在「美援」時期學習了美國系統化施工圖後,戰後開始反抗盲目的追隨西化的發展,在建築界產生了中西方的文化辯論。這場辯論由一些交集不多的建築師發起,目的是創造一種非以復古中國,也不以西方為仿效對象的新式「中國現代建築」。這似乎不是偶然,而是隨著一股思潮的演變——傳統與現代的論爭也可見在藝文界廣泛展開。這可以從「五月畫會」和「東方畫會」的創立中窺見一斑。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中國現代」展間。(圖:作者 攝)

可是,在這種思潮過後60年的臺灣,許多當年想要突破的框架仍然存在。例如,1957年成立的「五月畫會」,由包括劉國松在內的藝術學院畢業生創立,他們當時反對社會的陳規舊矩,對資深畫家包攬「省展」、假公濟私等不正之風提出質疑。當年這群年輕畫家不想依附在老畫伯下,渴望為自己開一條全新的道路。時至今日,畫會仍然存在,劉國松成為了知名的畫家,但是上述的種種現象在六十多年後的臺灣藝壇仍然存在,許多學院出身的年輕人仍然在前輩評審的「美展」下掙扎,處於藝術界沒有翻起的後浪中。

這一代藝術學院顯得更加保守,至少缺乏了當年劉國松那一代的前衛精神,思想洪流好像出現了某種斷層,或許當代的前輩們出生於不同的時代背景,他們的思維模式也大相徑庭。以年紀推算,現在多數有決策權力的前輩都是在五十年代出生的,他們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方向,也決定了現時資源分配的方式。

筆者認為,認識歷史是重要的。每一個時代都可以是截然不同的時代,尤其是當時經歷過重大的社會或政治事件,然而,世代之間的關聯是彼此緊扣的。理解過去,有助於理解不同世代的價值觀,當我們能夠靈活切換不一樣的時代框架去觀看身處的這刻,或許能突破世代間的隔閡,產生對話的可能性。

作者》甘甘 香港人,目前在台。寫在台見聞同時又會說起香港往事。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