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太魯閣號出軌/不要以為你懂 面對他們請安靜陪伴

  • 時間:2021-04-06 13:0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詹婉如
太魯閣號出軌/不要以為你懂 面對他們請安靜陪伴
台鐵408車次太魯閣號事故現場3日下午聚集大批罹難者家屬,陸續完成招魂儀式。不少家屬因親人驟逝,難掩悲傷,志工在旁安撫。 (圖:中央社)

台鐵太魯閣號列車2日在花蓮發生50死202傷的重大事故,如何倍伴親友走出親人逝去、傷者驚恐的負面情緒?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心理諮商師張愛倩表示,「安靜的陪伴」是第一要務;倖存者在意外之後常有的愧疚感,也需小心關照;此外,還要關心3年前普悠瑪號事故中的生還者與罹難者家屬,可能因新事故帶出舊傷害,再次陷入傷痛。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張愛倩6日接受央廣「早安台灣」節目專訪,分享從情緒危機處理角度切入,如何協助受難者家屬與傷患面對重大事故。

不知如何安慰?心理諮商師:在旁靜靜關心

張愛倩首先提醒,罹難者家屬在事故剛發生的幾天,難以接受親人離去的事實而失眠,建議可先尋求家醫科協助,因為,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面對後續冗長的處理工作。

陪伴者此刻必然想在旁安慰,卻不知道怎麼說;張愛倩表示,當人經歷重大事件後,情緒屬流動狀態,建議旁人不要急,給當事人一點時間,慢慢地就會沉澱;此時,陪伴者可在旁安靜的陪伴,並滿足當事人生理需求、以穩定的語氣回答他的疑惑。

不要忽視!倖存者此時的愧疚感

面對重大災難倖存者時,張愛倩提醒,旁人要當心倖存者的愧疚感,心理上,倖存者這時常見反應是,一家人只剩我一個,我是活著好,好還乾脆去陪他們?這時,陪伴者除靜靜伴隨外,還需給當事人希望感,以度當下難關。

張愛倩補充,此次事件發生過後,呼籲相關單位需趕快找到3年前普悠瑪事件的乘客、倖存者、死亡者家屬或傷者家屬,查明他們是否也在這次太魯閣號意外事件中,他們亦為高風險群,因為好不容易慢慢走出的傷痛與驚恐,現在又重新面臨,新的事故會帶出舊傷害,讓他們再次陷入傷痛的衝擊。

看山看樹皆好 工作人員需留喘息時間

至於參與搶救、不眠不休的工作人員以及協助處理大體的修復師,則需有充份的喘息和強大的心理建設,才能執行繁重的任務。

她建議從工作場所到家的途中,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好好呼吸新鮮空氣,可以看看山、看看樹再回家面對家人;相關工作人員的家屬也應瞭解,此時,你們的家人情緒上的萬分疲累,旁人能做的也是靜靜的給他溫暖,讓他第二天有足夠力量再回到現場。

最後,張愛倩建議,政府可提供民間心理衛生機構協助名單,鼓勵有需求者主動聯絡;同時,當事人一定要適時對外拋出求救訊號,讓專業的心理復建協助你渡過難關,只要願意,此時此刻,我們都不孤單!

詳細訪談內容,請收聽4月6日播出的 「早安台灣」 節目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