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疫情下的兩種生態樣貌:自然休生養息、保育工作反受阻

  • 時間:2021-06-11 14:00
  • 新聞引據:採訪、Euronews
  • 撰稿編輯:張雅涵
疫情下的兩種生態樣貌:自然休生養息、保育工作反受阻
疫情下的兩種生態樣貌:自然休生養息、保育工作反受阻。(foter圖庫)

在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延燒全球1年多以來,地球出現驚人變化,一方面人類活動受到限制,生態得以休生養息;但另一方面,全球保育工作受到空前阻礙,盜獵等非法活動上升。專家指出,疫情後的復甦必須納入對自然保育計畫的支持,才不會讓疫情危機加深對自然的傷害。

疫情減少人類干擾 自然美景更療癒

COVID-19疫情過去1年多來席捲全球,為了遏止疫情,人類活動受到限制,對自然環境的干擾大幅降低,讓地球生態發生驚人改變。在先前的嚴格封城令之下,路上車流量減少,郵輪也被禁止出航,結果讓各地都出現療癒的自然景象,像是許多地方的天空變藍,獨享海域的海豚更頻繁的「交談」。

由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製作的紀錄片「 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The Year Earth Changed)在今年世界地球日推出,該片從生態視角看全球各地在疫情封鎖下的改變,看到自然環境在少了人類干擾後出現驚人的復甦。

本片由全球各地的攝影團隊遠端合作協力完成,片中並引用全球多個生態組織的研究,藉由空拍機的視角,見證全球五大洲超過30個城市在疫情下成為「無人之境」,而各種動物卻過得更好。

像是日本奈良鹿不再誤食被人類亂丟棄的塑膠垃圾,而且少了遊客的餵食,奈良鹿群回歸野性,重新找回吃草的飲食習慣。以及一片沉寂的城市傳來鳥鳴,同時,關閉海灘後,母海龜終於能在不受打擾的環境下產卵。

鯨魚群的生態出現更顯著的改變,在少了遊艇的干擾下,鯨魚爸爸媽媽,可以更容易和他們的小孩對話,他們可以到更遠處覓食,不用害怕鯨魚寶寶會聽不到他們的聲音。

同樣的,近來進入第三級防疫限制的台灣,台北市動物園也配合防疫關閉園區,中央社報導,少了熙攘的遊客,動物園的動物群體習性出現改變,像是花豹敢趴在最靠近遊客面的仿岩上休息,雲豹會放膽靠近遊客步道。

疫情衝擊全球保育工作 亞非、拉美衝擊更劇

然而,儘管疫情下對人類行動的限制讓生態得以好好休養,但是另一方面,卻也對保育工作造成重大阻礙。國際生態組織「自然保護聯盟」(IUCN)今年3月公布一系列的研究,詳細記錄了全球各地的保育工作在過去12個月受到的嚴重影響。

這些研究發現,在COVID-19疫情衝擊下,工作崗位消失、反盜獵巡守任務以及環境保護計畫減少,對生態多樣性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

COVID-19疫情與許多環境災難一樣,首當其衝的是位居氣候危機前線的人們。與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相較,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的生態巡護員和社區,受到疫情的影響更加劇烈。

在亞洲與非洲,保育工作飽受疫情的劇烈衝擊。在亞洲,有四分之一的保育機構不得不減少其保護工作。非洲更有一半以上的保護區報告說,他們不得不停止或減少巡守任務和反盜獵的工作。

疫情下保育工作縮減,讓盜獵等緊急生態事件更難以避免,也更難進行調查;此外,想長期保護動物,需要贏得社區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在防疫限制措施下,社區教育等外展活動也必須暫停。

受到疫情全球大流行波及的,還包括致力於保護瀕危動物和棲息地的工作者。一項對全球60多個國家的生態巡護員的調查發現,四分之一人員的薪資遭到裁減或延誤發放,五分之一的人說他們因疫情而失業。

然而,從去年底,疫情限制逐漸鬆綁後,許多地方看到保育工作壓力急速上升;在南非,去年犀牛遭盜獵的數量,是自2011年來最少的一年,不過從去年底放寬限制後,盜獵活動急速增加。

疫情後復甦 應納入生態保育 

已有許多專家指出,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與COVID-19這類毀滅性的傳染疾病之間有密切關係,這也顯示出,把對生態保護工作的支持納入疫情後復甦計劃的重要性。

事實上,恢復和保護自然環境計畫所需的資金,和各國政府已經花在疫情紓困上的資金相較,只是一小部分。

「自然保護聯盟」報告主筆之一的克羅納(Rachel Golden Kroner)博士指出,最基本的是要確保各國設立的生態保育區運行無礙。她說,「保護和保育區是重要的自然保育策略,有助於確保自然和人類的健康,並可顧及生計。」

要建立一個永續的未來,必須避免任何環境保護的倒退,疫情後的復甦不能不考慮到對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才能避免讓當前的危機對自然造成進一步的危害。

 延伸閱讀 

不怕感染怕挨打 疫情下的童工悲哀三部曲
疫情推動毛商機 激情過後的寵物愛
當人類面臨困境時候的好朋友「午餐肉」 又因為疫情而流行起來了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