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票券vs.現金 政府想要的GDP

  • 時間:2021-08-16 17:2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黃金鳳
票券vs.現金  政府想要的GDP
行政院規劃推動振興五倍券,國民黨「戰鬥藍」青年12日到行政院陳情,並現場演出「沒真鈔,大撒幣」行動劇,以撒假鈔抗議政院不發現金。 (圖:中央社)

因應疫情受創,行政院擬發振興五倍券促進內需消費。學者認為,發票券較現金更能拉抬GDP成長,但需設計使用規範和運用範疇,以達到紓困和振興雙重效果。學者並建議提供商家低利或無息貸款,以免衍生結構性失業。

全台疫情自5月中三級警戒到7月底降級,工研院發布調查結果顯示,約7成製造業及服務業營運受到衝擊。

去年政府因應疫情推出振興三倍券,國家發展委員會指根據中經院、台經院研究,考量廠商加碼等效益,三倍券對GDP貢獻最高達0.53%。而今將再加碼刺激消費。

發現金存下來   GDP難拉抬

不過,外界出現應直接領現金的呼聲。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接受央廣「早安台灣」節目專訪表示,振興券可議價和交易,現金則是具有遞延支付及儲存功能。而台灣儲蓄占GDP超過39%,世界名列前茅,民眾可能拿了之後存下來,自然較偏好領現金,這是人性,相信無論由哪一方主導的所有問卷結果一定是希望拿現金。但票券可刺激額外消費、拉抬GDP效果會較顯著,政策執行需有其它後續的考量,及整體的規劃。例如發票券需印刷、運送、點核,都是想發揮的乘數效果,目的在抑制遞延支付和儲存,所以會設計在某個時間點使用完。

主計總處預估今年GDP為5.88%,0.2%來自發放票券,約395億來自額外消費。振興五倍券朝全民免費領取方向規劃,邱達生表示,政府若要達到紓困和振興雙重效果,使用的規範和運用範疇需審慎評估設計。針對協助受衝擊的餐飲、國內觀光業、服務業等內需產業,因可折扣,會有比較大的催動性。但也會讓票券功能受到限制,民眾就會更喜歡持現金,也會遭到外界更大質疑。

此外,商家是否能夠雨露均霑,邱達生說,因票券設計不便,會造成規模經濟的商家透過不同的折扣想盡辧法把這筆預算吃下來,結果卻會衝擊路邊攤等小規模的商家。但若進一步限制票券使用功能,也要考慮使用者的感受。

放無薪假恐衍生結構性失業  低利無息貸款是時候

主計總處統計資料顯示,近5年失業率在4%上下擺盪,今年5月失業率從4月3.64%竄升至4.11%,飆上7年半新高,6月失業率為4.8%,創下2010年11月以來新高紀錄。

疫情降温,各行各業防疫措施陸續鬆綁,無薪假卻再創新高。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統計,實施家數4702家,人數57781人,一周內增255家,人數增加2449人,人數是自去年爆發疫情以來最高,家數則是台灣有無薪假統計以來最高。

邱達生指出,有些放無薪假會放棄找工作,將產生結構性失業,以歐洲國家2009年爆發歐債危機後,造成的結構性失業問題為例,希臘失業率2位數至今居高不下。有鑑於將來社會需付出更多成本,國家要動用更大的資源來解決,建議政府可對受衝擊產業提供低利無息貸款,讓商家持續營運以減少對經濟的傷害。

詳細訪談內容,請收聽8月16日播出的早安台灣節目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