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地緣經濟學的一堂課 看烏克蘭戰爭與一帶一路

  • 時間:2022-03-22 11:55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The Diplomat
  • 撰稿編輯:吳寧康
中國地緣經濟學的一堂課 看烏克蘭戰爭與一帶一路
俄羅斯狂轟烏克蘭首都基輔。圖為基輔一棟住宅大樓遭砲擊。(UNIAN提供)

一場烏克蘭戰爭,不只打的是軍事戰,也是經濟戰,這場烽火連天的地緣政治危機,可能帶來全球地緣經濟(geoeconomic)的重新洗牌,在打亂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帶一路」的戰略佈局之際,卻也可能催生出以中國為首的新貿易集團。

俄烏戰爭影響一帶一路佈局

俄羅斯在2月24日揮軍入侵烏克蘭,一場地緣政治衝突也引發地緣經濟的變局,首當其衝的就是攸關習近平「中國夢」的一帶一路倡議。2013年問世的一帶一路,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其中經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的這條鐵路臍帶,將中國政經影響力直通歐洲的陸路大動脈,如今正因為俄羅斯發動戰爭而面臨衝擊,可能導致中國在烏克蘭的投資毀於旦夕。

地處東西歐交匯的烏克蘭早在2017年就正式加入一帶一路,是最早響應中國這項倡議的國家之一。看好烏克蘭坐擁俄羅斯與歐洲貿易及能源出口的戰略位置,中國企業加碼升級對烏克蘭港口與地鐵的投資,像是中國電信設備巨擘華為2020年就和基輔簽署諒解備忘錄;而擁有4,400萬人口的烏克蘭,也是中國手機製造商小米等企業極具吸引力的市場。

海上絲路短期將更受關注 

此外,中國也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夥伴國,在俄羅斯入侵之前,烏克蘭原本計劃加大投資力道,在2030年前投入600億美元發展交通,以提升在一帶一路的地位。如今中國對烏克蘭多年來的投資心血正被炸彈摧毀,而隨著西方制裁擴大民營企業的交易難度,這條曾在2021年載運7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前往歐洲的「鐵道絲路」(Iron Silk Road),戰力也可能大受衝擊。

烏克蘭戰爭已經使得中國的一帶一路佈局更形複雜,甚至可能因為對這場戰爭的立場,犧牲與另一個一帶一路交通要點─波蘭的關係,這使得走海路貫通印度洋與南太平洋經濟、以打造「大洋經濟圈」為目標的另一條海上絲路,在短期可能獲得更多關注。「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指出,可以繞過俄羅斯的中亞-西亞(CAWA)走廊將更具重要性,而具有俄羅斯石油替代可能性的伊朗、以及地處歐亞交界的土耳其,地位也將更受矚目。

資金與貿易流動可望重塑

然而,在中國為了一帶一路頭痛之際,並不代表烏克蘭戰爭不會給中國帶來轉機。投資人認為,未來幾個月,中國對俄烏戰爭的立場,將重塑全球資金和貿易流動,可能導致新的經濟勢力範圍出現。新加坡的TradeFlow資本管理公司(TradeFlow Capital Management)執行長詹姆斯(Tom James)說,自從2014年俄羅斯併吞烏克蘭克里米亞(Crimea)以來,貿易流動的轉變就一直在醞釀之中。

隨著俄羅斯和中國都在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如今俄羅斯已開始用人民幣和中國進行貿易。2021年上半年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就有超過四分之一是以人民幣結算,相較之下在2013年只有2%。此外,中俄貿易在2021年激增35%達到1,469億美元,這種情況可能因為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而再上層樓。

戰爭可能催生新貿易集團

在此同時,受到出口禁令和供應鏈的阻塞,跡象顯示,這場戰爭可望帶來一種新秩序,俄羅斯的商品和能源出口將在中國和印度找到市場。而身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中國的決定也有可能在以美元為主導的體系之外,推動大規模的資金和商品流動。

位於澳洲的K2資產管理公司(K2 Asset Management)研究部門負責人鮑伯拉斯(George Boubouras)認為,從本質上講,中國正試圖創建自己的運營平台,這與過去70年來以美國主導的全球資本體係不同。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分析師波薩(Zoltan Pozsar)則表示,當這場危機和戰爭結束時,美元應該會更弱,而人民幣則更強。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