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從閉環式、動態清零到差異化防控 中國防疫不靠科學只有政治判斷

  • 時間:2022-04-12 18:0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從閉環式、動態清零到差異化防控 中國防疫不靠科學只有政治判斷
上海疫情升溫,「封城」到底惹得民怨四起。圖為日前上海市政府以拒馬隔開商店與馬路。(資料照片/路透社/達志影像)

上海疫情升溫,讓中國防疫神話露餡,一招「封城」到底惹得民怨四起,從限時分區管控的「鴛鴦鍋」,到「堅持社會清零」的一刀切全程封鎖,不但沒有減緩確診人數,強制性的封鎖手段,民生物資短缺、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一一浮現,為了平息眾怒,再提出「差異化防控」,依感疫情況畫地為牢,從嚴到鬆分成「封控區」、「管控區」及「防範區」,只要符合鬆綁條件,就依此標準來「微解封」,問題是,標準誰說了算?而評判的科學基準在哪?似乎很模糊。

清零路線依循習近平的政治判斷

其實,在兩年前疫情剛爆發之際,由於重症化、死亡案例頻傳,透過封城來中斷傳播鏈,並爭取防疫策略調整的空間與時間,相較於當時歐美地區的疫情,中國的「清零」防疫政策確實奏效;不過,隨著各種疫苗上市後,施打率逐漸普及,縱然病毒變種後的傳播力變強,但是確診的型態已有了改變,大多比例是輕症化、無症狀的情形,西方國家的「共存模式」,「減少重症」成了防疫主旋律。然而,中國仍採取清零的路線,顯然中南海的防疫是政治優先。

今年三月,中國早已出現調整防疫政策的聲音,「完全清零」已是一個不實際的口號,所以才提出所謂的「動態清零」,只是,當各地出現異狀時,又對「封城手段」食髓知味,以為把人關起來、讓人足不出戶,就能眼不見為淨,達到「確診清零」的目標。諷刺的是,這在部分省市或許還可以矇騙過去,但要套用在全國最開放又是經濟首都的上海,由上至下的強制力反而激化社會反彈,上海市民疑惑的是,如果要封城,那麼當初施打疫苗又有何意義?

中國政府的任何政策都是「為政治服務」,而大多採取的策略與手段,都有著「摸著石頭過河」的統治慣性,「開放-緊縮-再開放-再緊縮」的循環,這是中共自改革開放後的施政模式,同樣的邏輯也適用在防疫工作上,或許政策可以因地制宜,但是往往在中央「一盤棋」的集權思維下,地方沒有能量等待中央的挹注,但卻因為中央決策受限於「政治崇拜」,使得各地防疫成效的邊際效益快速遞減,而愈自主的地方愈是如此,根本問題就是專制獨裁的政體使然。

習要防野心家藉上海疫情另起爐灶

說白了,一切都是出在習近平身上,即將進入中共二十大,習近平要延任建立長期政權,他的一字一句都會被奉為聖旨,今年二月北京冬奧的「閉環式管理」措施,習近平可是稱讚有加,「封鎖式」的防疫手段一再被奉為典範,如果要「精準防疫」來取代「動態清零」,那等於是否認習近平所認可的防疫成效,「摸著石頭過河」是要為了社會控制、政治維穩,總不能「拿著石頭砸腳」,怎麼過河要以習近平為核心,一切是習總說了算,哪有科學防疫的道理。

對中共中央來說,防疫就是一場「政治運動」,無論是對外要跟西方模式較勁,對內也要防止野心家藉機亂事,甚至是趁亂奪權;前不久有消息傳出黨國元老帶頭「反習」,右談美中、左提防疫,劍指的就是反對習近平延任、反對一人領導。而隨著換屆時程逼近,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被習近平放大檢視,尤其是防範有心人藉上海疫情來蠢蠢欲動,別忘了,上海可曾是江派人馬的根據地,且一直都是中共掌權者不放心的地方,習近平怎麼可能放任另起爐灶!

當然,上海市民面對中央高壓的控管,也不是頭一遭,改革開放初期就曾有過類似的經驗,只是這次不同的是「攸關民眾的生命財產」,要資本化的上海社會了斷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犧牲全國人均第一的經濟利益,「共同富裕」都已經成了笑話,又有誰會相信國家、黨可以讓人民達到新水平這種高大空的願景?不過,中共中央要落實的意志,就是要讓社會各種不穩定因子「清零」,習近平會力保「清零」的政治底線,他的政權穩定是唯一紅線,依此來看,疫情只要持續肆虐,中共中央更會採取極端的社會控制。

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