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果蠅竟會同性求偶 暨大東海研究登國際期刊 (影音)

  • 時間:2022-08-29 11:4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國維
果蠅竟會同性求偶 暨大東海研究登國際期刊 (影音)
暨南大學與東海大學共同發表跨校研究成果。(陳國維 攝)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與東海大學今天(29日)在台北發表跨校研究成果,發現原本只會對雌性果蠅求偶的雄性果蠅會因為基因缺失而降低辨識能力,出現同性求偶行為,相關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由暨南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傅在峰與副教授曾惠芬及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蔡玉真等人組成的跨校研究團隊,近年發現一種基因轉殖品系的果蠅具有明顯的夜間睡眠障礙與過度活動的行為反應,後續更意外觀察到雄性果蠅間具有同性求偶行為。

傅在峰指出,單一基因WAKE在神經分泌細胞主導一系列長距離且複雜的神經和內分泌網絡活動,影響複雜的動物行為。團隊發現在雄果蠅大腦內參與胰島素生成的細胞簇(insulin producing cells; IPCs),若其中的WAKE基因有缺失,將使類胰島素神經激素過度分泌,導致果蠅的嗅覺感覺神經元對雄性身上特異的性費洛蒙「cVA」的感受力會顯著降低,而使雄果蠅去找雄果蠅求偶。傅在峰:『(原音)因為它的功能是用來感受cVA,它用來辨識對方是不是雄蠅,因為我的感受辨識能力降低,因此我沒有辦法知道牠是雄蠅,就開始對雄果蠅產生了求偶行為。』

研究團隊表示,這個研究成功揭露單一基因透過調節一連串階層式的內分泌訊號,進而影響特定複雜行為反應,在理解WAKE基因調節果蠅胰島素分泌的恆定機制後,人類的同源基因Ankfn1是否也會參與調節人類胰島素分泌,將為糖尿病相關代謝疾病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團隊也提到,對於植物病蟲害或病媒昆蟲防治研究,WAKE基因將可能成為重要的操控標的;還有在精神醫學研究上,WAKE基因會不會是一個被忽略的重要因子,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