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台灣現「荷蘭病」? 財長:中小企業有很多隱形冠軍

  • 時間:2022-11-09 11:4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台灣現「荷蘭病」? 財長:中小企業有很多隱形冠軍
財政部長蘇建榮9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資料照片/中央社)

台灣半導體產值全球第二,不過,近期外界關注,台灣產業發展過度集中科技業,是否已有「荷蘭病」徵兆?對此,繼日前中央銀行發文說明後,財政部長蘇建榮今天(9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台灣的產業結構雖然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但這些中小企業活力強,也有很多的隱形冠軍,和「荷蘭病」並不相同。

荷蘭於1960年代在北海發現天然氣油田,因此在1970至1980年代初期,大量出口天然氣帶來貿易順差,累積大量外匯,卻也因荷蘭盾(Dutch guilder)實質匯率大幅升值,削弱其他產業,像是製造業生產、出口,並使競爭力下降。1977年「經濟學人」(Economist)首度將荷蘭面臨的問題稱之為「荷蘭病」(Dutch Disease)。

對於外界質疑,台灣產業發展過度集中科技業,議論台灣是否有荷蘭病現象,對此,中央銀行日前發布相關資料佐證,指出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無論是電子資通訊或傳產製造業出口,長期都受全球需求變化影響,並非受新台幣匯率走勢所影響,長期來看,台灣不論是傳產或是電子業,並沒有出現荷蘭病的症狀,也就是因匯率升值而損及競爭力。

財政部長蘇建榮9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也表示認同央行看法。蘇建榮認為,台灣的產業結構雖然都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但這些中小企業活力強,也有很多的隱形冠軍,和「荷蘭病」並不相同。他說:『(原音)雖然只是高科技產業一枝獨秀,整體的產業發展,特別除了高科技產業重視以外,總統上任後,提出5+2產業、六大核心產業,是一種產業金融發展的策略,因此我們應該不會落到像荷蘭的情況。』

蘇建榮也表示,台灣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系,難免受到國際經濟變化的衝擊,儘管台灣的中小企業在所有產業比例占比高達90%多,但韌性高,因此從策略上來說,只要提高韌性,就有承擔風險的能力。舉例來說,像過去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從35元一路升到28元,有些產業喊「受不了」,但最後還是渡過了,不過,蘇建榮也強調,雖然台灣目前看來沒有「荷蘭病」的徵兆,但各部會重視各界的看法,未來政策擬訂上,會更加審慎。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