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新版建物耐震設計規範上路 改善軟腳蝦耐震力

  • 時間:2022-11-15 14:5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新版建物耐震設計規範上路 改善軟腳蝦耐震力
國研院國震中心協助內政部檢討修訂的新版「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今年10月正式上路。(圖:國研院國震中心)

國研院國震中心從2005年開始,協助內政部檢討修訂建築物耐震規範,歷經2006年及2011年兩次修訂,時隔11年,新版「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今年10月正式上路。國研院今天(15日)說明,新版規範可以改善俗稱「軟腳蝦」的底層軟弱建物,另外以旗山斷層為例,在鄰近斷層區域依新版耐震規範設計的新建建築物,耐震能力約可提升2至3成,有效提升建物的耐震安全,而工程造價成本僅增加約5%。

國研院指出,新版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主要修訂的重點有四項,一是提升鄰近斷層區域耐震安全、二是改善軟腳蝦建物耐震能力、三是精進土壤液化圖資與抗液化設計、四是確保隔減震元件設計品質與效能。

國震中心仔細分析台灣各已知活動斷層的影響範圍及其可能對鄰近區域造成的破壞,於新版耐震規範中,調整鄰近活動斷層區域的耐震設計要求,以確保建築物可以耐得住「近斷層效應」。以旗山斷層為例,在鄰近斷層區域依新版耐震規範設計的新建建築物,其耐震能力約可提升20%至30%,有效提升建物的耐震安全,而工程造價成本僅增加約5%。

國震中心指山,2016年美濃地震的維冠大樓、京城銀行以及2018年花蓮地震的統帥飯店、雲門翠堤大樓等倒塌案例,都是底層倒塌、上半部相對完整。這種底層軟弱,俗稱軟腳蝦的建物,主要是因為其低樓層為開放空間供公眾使用,因此結構及非結構牆量較少,加上傳統騎樓式設計,使底層抗震能力更弱。

因此,新版耐震規範中訂定「排除弱層破壞」的補強規定,即經評估判定須強制改善的建築物,在進行完整補強或拆除重建之前,可採取階段性補強,以提供短期保護措施。耐震規範中同時提供配套的耐震評估程序與補強工法,協助此類建物選擇合適的補強工法,降低在地震下因底層軟弱而崩塌的風險。

另外,新版耐震規範中,針對隔減震元件的性能測試與品管程序,訂定更嚴格而細緻的規定與要求,以確保隔減震元件的品質與效能,在實際應用上能發揮出應有的效能。

國研院國震中心也指出,希望能透過耐震設計規範與相關法規的更新與修訂,讓新建建築物能符合「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的耐震要求。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