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美術館7月8日至10月22日推出「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展出台籍前輩藝術家何德來(1904-1986)超然於台灣主流的文藝脈絡,並不固守特定的風格技法的創作,更首度揭開館藏油畫背後藝術家親筆創作的詩歌與註解,加上家屬提供更多文獻、手稿與照片以及作品,希望讓關於這位前輩藝術家的創作脈絡研究,更往前推進。
北美館擁有為數最多且質量相當好的何德來的作品,為迎接何德來120歲冥辰,特別由館內策展人廖春鈴、林宣君策劃「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整合館藏與家屬手上長久以來尚無機會曝光的書法、水彩、素描,以及筆記、手稿、照片等文獻檔案,多達200多件展件,立體而完整地呈現藝術家開拓個人藝術道路歷程。
「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整合北美館館藏與家屬手上長久以來尚無機會曝光的書法、水彩、素描,以及筆記、手稿、照片等文獻檔案,完整呈現藝術家開拓個人藝術道路歷程。(北美館提供)
何德來出生於1904年,1922年即赴日就學,以榜首考入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並於日本近代西洋畫家和田英作門下學習。在校期間,他與同樣留日的廖繼春、陳澄波、顏水龍等人組成「赤陽洋畫會」;1932年返台、和李澤藩、谷喜一等成立「新竹美術研究會」,並在故鄉新竹居住兩年,對於新竹地區的現代美術推展貢獻良多。其後因胃疾就醫於1934年底再度返日,之後受到日本戰前與戰後情勢的影響,從此阻斷他與台灣美術的連動,除1956年回台舉辦個展之外,直到何德來1986年過世前都未曾再踏上故土台灣。
儘管長住日本,但何德來從未歸化日本,故鄉台灣之於何德來就像是其創作中永恆的母題。對於自己的出身來歷,他也曾表達過「生於南島、長於東京」,是他揭示身份雙重性的自述。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指出,相較於一些前輩藝術家,何德來較少為一般大眾所熟知,尤其他獨立於台灣主流藝術圈,不參與任何官辦展覽,走自己的路,也因此從他的作品中更可以感受創作的自由與奔放,無論題材、技法都非常當代。
王俊傑表示,北美館上一次舉辦何德來個展是30年前,這次回顧展不同之處,在於有了更多研究成果以及文獻展出,特別的是,首度揭開何德藏於油畫背後的詩作以及相關文字註解等,對於了解何德來創作的想法提供更多認識。王俊傑:『(原音)我們知道何德來先生他除了創作之外,也寫書法,也寫詩歌,他會把他的詩歌寫在他油畫布的後面,可是當你用畫框把它包起來之後,事實上沒有人知道畫布後面是什麼東西,這次也非常幸運,因為我們典藏這些作品,我們當然有機會把這些畫框拆掉之後,看到他油畫背後寫的詩,然後再去印證他的畫的內容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策展人廖春鈴指出,過去大家比較常看到何德來的油畫,比較少看到水彩、素描與書法,這次也回顧展也希望在這部分多所著墨,此外,也特別規劃一小區塊談在背後默默支持何德來從事藝術創作的妻子木邑秀子,包括何德來晚年透過書法表達對另一半的思念,都值得觀眾細細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