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香港用路人在台灣

  • 時間:2023-09-14 23:3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香港用路人在台灣
洗刷行人地獄惡名,「還路於民」大遊行8月20日在凱道登場,民眾冒著大雨參加表達捍衛行人安全心聲。(資料照片/江昭倫 攝)

行人地獄—這個名詞本來源自一個臉書上關於台灣行人/交通議題的專頁,並於2022年底的時候被美國媒體CNN引用來形容台灣的交通問題。這個議題之後又陸續被不同國家的旅遊部門引用,並向其國民解釋到台灣務必留意路況小心安全。

每一個人都一定有機會走在馬路上,那到底作為一個在外地成長的人,走到台灣的馬路上,會面對什麼樣的困難與危機?

隨時面對死亡風險的道路

Jonathan Knowles關於日本與台灣就交通事故與死亡率之統計所顯示,台灣人在一生之中一次或多次因交通事故而受傷的可能性是80%,死亡可能性是1.03%;另一方面,日本的數據,一生中一次或多次因交通事故受傷的可能性是21.9%,死亡可能性是0.189%。相比之下,台灣因交通事故而造成的死傷真是一個多麼誇張的數字。

而面對這樣傷亡的風險,筆者在台灣三年的時間想當然也是難逃那80%的受傷率魔掌。我自己的話呢,其實也是作為一個行人的時候遇上交通意外的,那時候我就在樓下的一個沒紅綠燈的十字路口過馬路,然後過了一半就被一台機車給撞了,作為一個外地人當然先是驚惶失措,然後報警等等的什麼都過了,之後卻被求償他足足幾萬塊的修車費用。我是真的首次覺得,在台灣的路上當一個沒有鐵包住自己的路人,也太可憐、太慘了吧!

為何馬路的事只會是對立面?

有時候筆者真的覺得很難去理解台灣人在馬路上的心態,為何好像總得變成要像弱肉強食一樣。尢其是當自己在台灣累積了更多路上的經驗之後,我對台灣路況交通地獄的問題更加有了多一層的體會,已經是有鐵包住自己了,但你還是很容易從其他用路人開車的情況,可以感覺得出來生命在台灣的路上好像不太值錢一樣。例如,明明可以一早打方向燈示意要變換車道,就是不打,然後等後車就到了就鬼一樣硬切出來;兩條線都在塞車,硬要切來切去快一兩個車身,又或者是機車硬切右轉車的右方等等。其實筆者認為,這些問題很多時候就是有一種要比較的風氣存在,以致不同的人都在一條馬路上不停互相競爭,互相弱肉強食,但這樣的馬路使用方式真的是有必要的嗎?

我記得曾經跟同學討論,為何台灣的馬路上就是不能用一種所有道路使用人大家都是平等的狀態來運用與設置?我記得那時候我就舉了一些香港一般的路況,例如機車不可以插來插去,一般路上不同的車都平等的用不同車道、路人有自己專屬的人行道配上路肩加圍欄,保障路人的用路權;長的路口有安全島,配合錯位班馬線減少汽車轉彎視野死角的盲區等等,其實這些都只是讓大家都有平等的用路機會,從而減少交通意外的出現的方法。

筆者沒想到的是,有時連討論道路情況都會形成對立,那時候我還記得就是被台灣的同學嗆,「你香港的擁車率低,不可以這樣講啦。」,「台灣機車太多跟香港沒得比。」等等,雖然我也是知道不同地方的道路情況必然是有所不同,但如果真的想徹底解決所有外國人口中的「行人地獄」問題,我相信更需要的是好好徹底規劃台灣未來道路管理邏輯,加上好好的駕駛教育(好歹也教一下國際通行的大燈/雙閃語言吧,讓車從來沒有人給雙閃說謝謝!),而不是只說「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就結案、拒絕思考,這樣下去恐怕只讓更多的台灣的未來死在馬路上。

作者》關山月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