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海軍兩艘近年研發且高度保密的無人水面艦艇(USV)18日首度抵達駐日美軍第七艦隊所在的橫須賀基地,這兩艘無人水面艦艇是美軍「幽靈艦隊霸主」(Ghost Fleet Overlord)計畫的一部分,這次航行是第一次跨越太平洋航行,也是首度部署在駐日美軍基地,目的在測試其監控和攻擊能力,被認為是為未來與中國可能發生的衝突做準備。
報導指出,這兩艘無人水面艦艇分別為「遊騎兵號」(USV Ranger)和「水手號」(USV Mariner),是以加州聖地牙哥海軍基地(Naval Base Ventura County, Calif)為母港,在印太地區作業數週後抵達橫須賀。
《美國之音》報導,美國海軍無人水面艦艇第一師指揮官傑米·戴利(Jeremiah Daley)表示,在過去一個月,這些艦艇參加了2023年大規模演習,與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及其打擊群聯合作戰,以便海軍對無人水面艦艇這種新技術進行評估。
可取代驅逐艦追蹤敵方目標
戴利在這艘長190英尺(約58公尺)的無人水面艦艇「水手號」的甲板上說,自動駕駛的無人水面艦艇能取代海上打擊群組中的驅逐艦,追蹤敵方目標。他舉例,一艘驅逐艦和兩艘無人水面艦艇能取代三艘驅逐艦。無人水面艦艇能使兵力倍增。
雖然「遊騎兵號」目前不攜帶飛彈,但這艘無人水面艦艇可以在裝載在甲板平板後部的模組中攜帶和發射飛彈。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年來,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已超過美國,並更頻繁地派遣海軍前往太平洋進行演習。一艘中國航空母艦和大約20多艘軍艦組成的聯合打擊群最近在台灣和關島之間舉行了演習,參與軍艦數量異常的多。
報導指出,五角大廈日前曾表示,計畫在未來2年內投資一個由AI驅動的技術、無人機和自主系統組成的網絡,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國在軍中發展自主系統的行動所推動。
在烏克蘭戰場已印證無人攻擊艇潛力
游騎兵號和其他五艘美國無人艦艇是一個名為「幽靈艦隊霸主」(Ghost Fleet Overlord)計畫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從2018年開始,目的在將自主作戰系統融入海軍,該項目支持者表示,這種艦艇可以在敵方火力範圍內以相對低廉的成本開展行動,從而使載人艦艇可以保持更遠的距離。
美國海軍目前仍在測試無人水面艦艇,不過,這些工具的潛在威力已在烏克蘭得到證實,在烏克蘭戰場上,事實已證明無人攻擊艇能有效對抗俄羅斯實力更強的海軍。
根據一個名為「Task Force 59」的項目,美國已經在中東部署了小型無人偵察船,與沙烏地和以色列等國協同監控伊朗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