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紐約客慘遭豪雨灌爆 氣候變遷給世人的一課

  • 時間:2023-10-04 12:00
  • 新聞引據:採訪、New York Times,UNRIC.org
  • 撰稿編輯:吳寧康
紐約客慘遭豪雨灌爆 氣候變遷給世人的一課
美國紐約市在9月29日降下破紀錄的驚人雨量,這場大豪雨也反映出氣候變遷影響的「新常態」。圖為一名男子在布魯克林區清理排水溝。(美聯社/達志影像)

世界級的富庶之都─美國紐約市在9月29日降下破紀錄的驚人雨量,導致這座金融中心的地鐵與機場一度癱瘓、進入緊急狀態。紐約州長侯可(Kathy Hochul)警告,造成這場暴洪的大豪雨,正反映出氣候變遷影響的「新常態」。

紐約客遭灌爆 海獅雨中脫逃

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市9月29日降下驚人暴雨,甘迺迪國際機場(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單日降雨量創下1948年以來之最,布魯克林區(Brooklyn)更在短短3小時內降下1個月的累積雨量。危及性命的雨勢癱瘓了紐約,當局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警告民眾不要冒險外出。

紐約地鐵滾滾黃流、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 Airport)航廈泡水、以及中央公園動物園(Central Park Zoo)的海獅上演「雨中逃亡記」的畫面登上國際版面,在社群媒體瘋傳,令人難以置信如此災情不是發生在落後的偏遠鄉鎮,而是在一個攸關全球金融命脈的現代大都會真實上演。

氣候變遷第一線 城市也難逃

人們普遍認為,打造「氣候韌性」、強化適應極端氣候能力的目標,是鎖定經濟水平較落後的30億人口。然而,聯合國指出,由於人口和基礎設施的高度集中,城市正處於氣候變遷的前線,極易受到全球暖化等因素威脅。即使城市擁有全球大多數的人口、貢獻了80%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仍不斷面臨海平面上升和城市熱島效應等問題威脅。

以全球範圍來說,熱浪、龍捲風、乾旱、洪水和暴風雨等氣候事件的頻率與強度都在不斷的增加。聯合國預測,到了2050年,水患、乾旱和海岸侵蝕,每年將導致城市近2千億美元的損失,使得570座城市的8億人口將面臨海平面上升的風險,關鍵基礎設施故障、以及糧食與飲水供應中斷的可能性。

極端新常態 紐約暴雨恐再來

紐約州長侯可就警告,這次造成紐約市暴洪的大豪雨,正反映出氣候變遷影響的「新常態」。不過,紐約市環保局長阿加瓦拉(Rohit Aggarwala)認為,紐約市的因應措施根本趕不上全球暖化的速度。他表示,不斷變化的氣候模式是氣候變遷造成的,但可悲的現實是,氣候改變的速度加快,而基礎設施卻來不及因應。

紐約市這次的洪水來得又快又猛,排水系統不堪負荷,街道、地下室與學校泡水,地鐵與機場癱瘓。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紐約市的排水網絡、管道和污水處理廠的能力限制,是導致紐約泡水的主因。因為排水系統有其侷限性,以紐約市來說是每小時1.75英寸的降雨量,但光是29日上午8時到9時的1小時內,降雨量就超過2英寸。

殷鑑不遠 氣候變遷應變不足

紐約市的災情令人想起2021年艾達(Ida)颶風餘威造成的驚人豪雨,也曾導致紐約市進入緊急狀態,並造成皇后區(Queens)11人罹難。紐約時報當時就曾痛批,美國對氣候變遷的應變不足,直指政府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經費,來因應早可預期的氣候衝擊,包括維護與強化電線、防洪系統,清除灌木林以減少野火等。

非營利的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專家達爾(Kristina Dahl)說,人們正嚐到所有延誤維護與應對的苦果。紐約時報引述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特別顧問札里利(Daniel A. Zarrilli)說,「我們正處於一個新領域,將會看到如此規模的更大強度降雨。一旦超出下水道容量就會阻塞,當管線無法處理時就會回流。」

創造力 再加上基礎建設投資 

全美第一大城慘遭豪雨灌爆,暴露出美國面對極端氣候的脆弱程度。雖然自2012年珊迪颶風(Hurricane Sandy)以來,紐約就已投資數十億美元防洪,但這些投資顯然還不夠。札里利強調,要解決紐約大都會日益嚴重的雨水問題,需要「大量基礎設施投資、以及許多的創造力」。

特別是紐約市的條件不利疏洪抗洪,因為全市有四分之三都是不透水的瀝青所覆蓋,當地面無法吸收時,自然會增加下水道的負荷。而且百年歷史的紐約地鐵系統,當初也不是為了氣候暖化而設計,即使沒有下雨,水泵網絡也會從隧道和車站排出1, 400萬加侖的水,更別說是面對破紀錄的豪雨來襲時。

除了老舊的基礎設施有待更新,大都會本身的問題也是癥結之一。專家阿戈納菲爾(Candace Agonafir)就點出,2021年颶風艾達期間,紐約發生災難性水患的一個因素,是垃圾和其他雜物堆積,阻礙了雨水進入下水道。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