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通貨緊縮危機難解!時隔兩個月中國CPI再現負成長、PPI連13降

  • 時間:2023-11-09 11:23
  • 新聞引據:採訪、彭博社、華爾街日報
  • 撰稿編輯:陳文蔚
通貨緊縮危機難解!時隔兩個月中國CPI再現負成長、PPI連13降
中國內需消費不振,在雞蛋豬肉等食品價格明顯走跌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減達0.2%,是時隔兩個月之後再次出現負成長。圖為中國民眾在超市採購豬肉。(中新社提供)(圖:中央社)

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下跌0.2%,相對彭博調查預測下跌0.1%還大,也是時隔兩個月後再度陷入負成長,顯示官方在透過內需提振經濟成長方面出現困難,讓中國再度面臨陷入通貨緊縮的挑戰。

《彭博社》《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在今年7月出現下跌0.3%之後,8月雖然年增微幅增加0.1%,但9月隨即出現零成長,今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10月更下跌達0.2%,較市場預期還大。而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依舊持續下跌2.6%,也已是連續13個月下滑。

今年消費者需求一直處於疲軟狀態,原本中國政府期盼十一黃金周能帶動內需成長,但旅遊消費並未如預期,加上房地產危機與經濟信心不足,使得內需消費難以推動,導致今年下半年開始,物價不斷在負成長邊緣徘徊。

今年來中國CPI持續回落,1月至3月各月年增幅分別為2.1%、1.0%及0.7%,到4月隨即來到零成長水準附近,6月即出現零成長,7月轉而下跌0.3%,創下2021年2月以來首次負成長,而8月雖然年增出現0.1%的成長,但9月又來到零成長。

農產品價格下跌、黃金周消費未如預期

儘管中國人民銀行8月表示價格將從夏季的困難時期反彈,但最新數據顯示這項評估顯然過於樂觀。

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將CPI下跌因素歸因於天氣晴朗,導致農產品供應充足,且秋節後消費需求回落,致CPI略有下降。

根據官方統計,鮮活食品價格普遍下跌,其中雞蛋下跌4.3%、豬肉下跌2.0%、蔬菜下跌1.9%和水產品下跌1.4%,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13個百分點。

《彭博》則分析,近期消費者物價下跌是由豬肉價格大幅下跌所推動的,豬肉是中國消費量最大的肉類,因此在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中佔有重要地位。豬肉生產商看準新冠疫情後需求預期激增而增加了供應,但反彈未及預期。

整體而言,今年中國通膨走低主要因素在於經濟面臨房地產市場低迷、消費者信心疲軟等國內因素及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較去年高點回落、製造業產品需求疲軟導致出口下降等影響。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