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鑲嵌入全球價值鏈 台灣經濟表現強 唯從中國搬遷供應鏈 恐耗時十年

  • 時間:2023-12-12 15:1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鑲嵌入全球價值鏈 台灣經濟表現強 唯從中國搬遷供應鏈 恐耗時十年
暢旺的對外貿易是臺灣經濟強勁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圖攝於基隆港。(路透社/達志影像)

世界的臺灣:美日英荷澳...加碼來台投資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情勢急遽變動,從2018年的美中經貿與科技戰,到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再到2022年的俄烏戰爭...,惟臺灣經濟表現依舊強勁。

檢視臺灣自2018到2022年經濟成長率,平均為3.6%,高於全球1.2個百分點。據此,臺灣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占全球的比率,拉升0.1個百分點至0.8%;目前臺灣穩居世界第21大經濟體,透過下面這張圖表(表1)可以清楚顯示。

表1 臺灣總體經濟表現

時間

GDP
(億美元)

經濟成長率(%)

占世界GDP
比率
(%)

2018年

6,093

2.8

0.7

2019年

6,113

3.1

0.7

2020年

6,733

3.4

0.8

2021年

7,731

6.5

0.8

2022年

7,608

2.4

0.8

括弧內文字表示單位元/資料來源:本文自行整理

臺灣經濟穩健成長的關鍵因素有二:一是充沛的投資動能。自2019年行政院啟動《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至2023年10月,累計299家在陸臺商響應,共投資404億美元,並創造87,039個本國就業機會。其間,臺灣亦吸引495億美元的外人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其中尤以日本、荷蘭、美國、英國與澳大利亞為最,占臺灣FDI的34.7%。(見表2)

表2 在陸臺商與外商對臺直接投資  單位:億美元

時間

在陸臺商回臺

FDI

合計

2019年

230

112

342

2020年

28

91

119

2021年

88

75

162

2022年

23

133

156

2023年

36

84

120

合計

405

495

900

2023年為前10個月數據。臺商回臺以平均匯率換算。/資料來源:本文自行整理

臺灣經濟強勁成長的另一重要因素,為暢旺的對外貿易。臺灣貨物貿易總額由2018年的6,188億美元,暴增到2022年的9,075億美元,年均成長率高達兩位數(10.2%)。據此,臺灣占全球貨貿總額的比率,拉升0.2個百分點至1.8%;目前臺灣為世界第18大貿易國。其中,進口占比由1.4%穩步攀升到1.7%。出口占比則由1.7%竄升到2021年的2.0%;2022年小跌0.1個百分點。(見表3)

表3 臺灣對外貨物貿易

時間

貿易總額

出口

進口

億美元

比率(%)

億美元

比率(%)

億美元

比率(%)

2018年

6,188

1.6

3,340

1.7

2,848

1.4

2019年

6,149

1.6

3,296

1.7

2,857

1.5

2020年

6,313

1.8

3,451

1.9

2,861

1.6

2021年

8,283

1.8

4,464

2.0

3,820

1.7

2022年

9,075

1.8

4,794

1.9

4,281

1.7

比率為臺灣占世界進出口總額的比率/資料來源:本文自行整理

臺灣的全球貿易由中間財驅動

本文利用聯合國統計司(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UNSD)發布的《中央產品分類》(Centr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整合《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六位碼、《廣泛經濟分類》(Broad Economic Category),以及《國際行業標準分類》(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四位碼,估算臺灣產業對全球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與最終財(final goods)貿易。

結果顯示,臺灣對全球貿易是由中間財驅動。其中,土石採取、非金屬製品、基本金屬、紡織與電腦光電製品中間財出口,占總出口的比率皆超過九成。紙製品暨複印、機械與電力設備,以及木竹製品的出口占比為八成。石化與製藥、塑橡膠製品與運輸工具的出口占比為七成,顯示除資訊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外,臺灣尚具備諸多產業優勢。

最終貿易財占比低 又集中於傳產

另一方面,臺灣對全球基本金屬、非金屬製品、紙製品暨複印、木竹與電腦光電製品的中間財貿易,占總進口的比率皆超過九成。塑橡膠製品與機械設備的進口占比為八成。土石採取、電力設備、石化與製藥與紡織的進口占比為七成。中間財進出口占比靠前的產業高度雷同,凸顯臺灣與世界各國的產業內貿易(intra-industry trade)非常緊密。

可惜的是,臺灣各產業對全球最終財貿易,占總出口的比率僅13.6%,其中表現較佳的產業又多為傳統產業,含括成衣、飲食菸草,以及傢俱與其他製造,出口占比超過七成。反之,電腦光電製品、機械與電力設備等高科技產業出口占比,僅7.0%、12.2%與13.7%。這隱含:臺灣自有品牌的國際化程度偏低,此壓低毛利率,且構成薪資成長緩慢的關鍵因素。

尤以關注的是,臺灣對外直接投資(outward FDI, OFDI),以電腦光電製品為最,占比為25.1%,正對應高比率的電腦光電製品中間財出口,凸顯臺灣對外貿易係由OFDI驅動。其次是基本金屬,占比為6.0%。第三是石化與製藥,占比為5.0%。第四是電力設備,占比為3.8%。第五是塑橡膠製品,占比為2.9%。(見表4)

表4 臺灣產業對全球貿易與直接投資  單位:比率(%)

項目類別

中間財

消費財

OFDI

出口

進口

出口

進口

農林漁牧

33.2

68.4

66.8

31.6

0.2

土石採取

99.9

79.9

0.1

20.1

1.0

飲食菸草*

14.9

21.5

85.1

78.5

1.4

紡織*

94.2

71.3

5.8

28.7

1.6

成衣*

3.4

0.3

96.6

99.7

0.5

毛皮製品*

61.1

8.5

38.9

91.5

0.5

木竹製品*

82.9

95.8

17.1

4.2

0.4

紙製品暨複印*

88.1

95.9

11.9

4.1

1.0

石化與製藥*

78.0

72.1

22.0

27.9

5.0

塑橡膠製品*

76.4

85.0

23.6

15.0

2.9

非金屬製品*

98.1

96.2

1.9

3.8

2.7

基本金屬*

95.0

97.2

5.0

2.8

6.0

電腦光電製品*

93.0

90.0

7.0

10.0

25.1

電力設備*

86.3

79.1

13.7

20.9

3.8

機械設備*

87.8

80.7

12.2

19.3

2.5

運輸工具*

72.9

54.4

27.1

45.6

1.8

傢俱與其他製造*

22.7

26.3

77.3

73.7

1.2

其他行業

55.1

42.6

44.9

57.4

42.5

合計

86.4

78.5

13.6

21.5

100.0

本表未將資本財(設備等)納入計算,故部分產業比例加總未達100%。因若干商品兼具中間財與消費財的特徵,故行業編碼01-07歸入消費財;08-18歸入中間財。
*表示製造業。其他行業含括電力及燃氣、用水及污染整治業與服務業。
國際貿易為2018-2022年加總。
OFDI為1952-2022年對外直接投資(含中國大陸)。資料來源:本文自行整理。

中國經濟頹靡 大陸台商經營困難

中國大陸經濟愈趨頹靡,加劇在陸臺商經營困難。如表5所示,2018─2022年,41.4%表示「同業競爭激烈」與「內銷市場開拓困難」,較2008─2013年暴增28.1個百分點。7.9%表示「貸款不易回收」與「存貨成本高」,上升1.6個百分點,顯示現金流遭到顯著衝擊。尤以關注的是,「利潤不易匯出」的比率亦增加2.1個百分點至5.8%,凸顯北京當局緊縮外匯管制。

表5 在陸臺商營運環境評估

項目類別

2008-2013

2014-2017

2018-2022

同業競爭激烈

18.7

24.0

28.0

勞動成本上升

24.1

23.3

21.8

內銷市場開拓困難

9.4

12.6

13.4

利潤不易匯出

3.7

3.6

5.8

融資困難

7.9

5.6

4.4

貸款不易回收

3.7

4.0

4.2

存貨成本高

2.6

2.4

3.7

資料來源:本文自行整理

中國大陸外資政策更急遽緊縮。自2016年起,北京當局陸續制訂11項法規,含括《網路安全法》、《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並修訂《反間諜法》。影響所及,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於2023年遭控存在網路風險。國安單位相繼搜查管理諮詢公司凱盛融英(Capvision)、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與貝恩(Bain)亦遭搜查。

台商逐漸撤離中國佈局全球

相關單邊立法亦層出不窮。中共於2018年底發布《黨支部工作條例》,只要企業含三名以上黨員,就需成立黨支部,故七成外資相繼成立黨支部,舉凡台達電子、台塑與富士康。北京當局更鎖定關鍵機構,含括渣打(Standard Chartered)、ICT巨擘高通(Qualcomm)與藥廠輝瑞(Pfizer)。中國大陸希冀藉此洞察外資動向,甚或攫取核心技術。

準此,2017年臺灣對陸投資142億美元,高於臺灣對全球其他國家投資(92億美元)。到了2018年,對陸投資為85億美元,反而低於對全球其他國家投資58億美元;2021年一度拉大到67億美元,直至2022年方收斂至50億美元。期間,臺灣上市櫃公司自陸匯回收益,由1,075億美元增加至1,641億美元。影響所及,臺灣對陸貿易依存度由26.3%降至22.6%。(見表6)

表6 兩岸貿易與直接投資

項目類別

對陸投資額

對外投資額

自陸匯回收益

對陸貿易依存度

2018年

85

143

1,075

24.3

2019年

42

69

1,139

26.3

2020年

59

118

1,325

26.3

2021年

59

126

1,402

25.2

2022年

50

100

1,641

22.6

資料來源:本文自行整理

供應鏈從中國搬遷 恐耗時十年

拜近年臺灣各產業高度鑲嵌於全球價值鏈(value chain)所賜,臺灣與世界各國的相互投資與進出口愈趨緊密,並促成臺灣經濟表現強勁。展望未來,國際經貿將由經濟效率,轉向經濟安全與韌性(resilience);此又奠基於民主法治之上。故臺灣經濟預期穩定成長。

相對而言,鑑於政治風險拉升與營商環境艱困,迫使在陸臺商轉移產能。故兩岸投資衰退,將拉低臺灣對陸貿易依存度。此亦為貿易正常化的表現──扭轉過去畸高的依存關係。惟礙於北京當局外匯管制,疊加完善的產業鏈與人力資本,故此供應鏈搬遷恐需10年之久。

作者》王國臣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

      

 延伸閱讀 
中沙簽訂貨幣交換協議 推動去美元化降低制裁風險
美明年啟動降息台灣恐不跟進 專家點出原因
◆ 四點建議應對全球產業布局與外貿連結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