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認定台灣貿易壁壘 國安人士:台灣應去風險 而非更大依存

  • 時間:2023-12-16 05:3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中國認定台灣貿易壁壘 國安人士:台灣應去風險 而非更大依存
國安人士指出,台灣應更謹慎地「去風險」,而不是製造更大的貿易依存關係,讓對方「撿到一把更大的槍」,回頭再向台灣施壓。(圖:freepik)

對於中國15日公布調查結果,認定台灣構成貿易堡壘,國安人士指出,這既是政治上的介選,也是經濟上的武嚇,這也證明中國是個會利用貿易互動依存關係做政治施壓的貿易夥伴,因此,台灣應更謹慎地「去風險」,而不是製造更大的貿易依存關係,讓對方「撿到一把更大的槍」,回頭再向台灣施壓。

中國商務部15日提前公布調查結果,認定台灣對中國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國安人士研判,中國原本要在明年1月12日公布,如今提前1個月,是擔心若到選前1天才公布,醞釀的效果不足,這也凸顯北京當局在「藍白合」失敗後的急切,而這個動作既是政治上的介選,也是經濟上的武嚇。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5日受訪時指兩岸依存度仍然很高,批民進黨政府「說一套、做一套」。國安人士則指出,經過這8年,兩岸經貿依存度的結構已完全改變。根據統計數據,過去台灣對中出口比重約在4成上下,今年至11月已降到35.4%,是21年來新低;早收清單出口中國大陸占全球出口的比重也從4.3%降到3.6%,且由於中國產能過剩,經濟復甦趨緩、購買能力下降,2023年預估早收清單出口值將由2022年的205億美元衰退約25%。

國安人士也指出,在2008年及2012年大選時,都是以「一中市場」,也就是所謂「大中華經濟」為概念規劃經濟政策,但2016年做了結構性轉向,從「一中市場」走向世界的格局,台灣的經濟變得比以前更好。中國現在的經濟也已不是2012年或2016年的景象,現在的中國更需要全球的經濟,因此,宣布認定台灣構成貿易壁壘是個空白的恫嚇,沒有實質效果;且中國過去曾禁台灣的虱目魚、水產品、水果,台灣民眾都了解這些經濟動作的背後是政治,對岸希望改變的不是貿易本身,而是透過經濟脅迫,要台灣選民做出北京當局喜歡的選擇,此舉也會讓台灣民眾認真思考台灣的經濟要不要退回到8年前。

另一名深度參與兩岸經貿事務的國安人士也指出,從貿易障礙到有人提出ECFA可能被取消等一連串事件,證明中國是個會利用兩岸貿易互動依存關係作為政治施壓、要求台灣改變立場的貿易夥伴。面對這樣的貿易夥伴,台灣要做的應該是更加謹慎地「去風險」,而不是製造更大的貿易依存關係,讓對岸「撿到一把更大的槍」,回頭向台灣施壓,限制台灣或剝奪台灣的決定空間,如此倡議與台灣整體長期戰略利益相衝突。

國安人士表示,任何國家都無法單獨面對經濟脅迫,國際間已開始設法因應,歐洲議會日前通過「反脅迫工具」法案,G7峰會也將成立「經濟脅迫協調平台」,希望藉由彼此合作來化解。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