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國際碳權交易首日成交8萬多公噸 金控是大戶

  • 時間:2023-12-22 13:0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國際碳權交易首日成交8萬多公噸 金控是大戶
台灣22日正式展開「國際碳權交易平台」業務。左起包括經濟部長王美花、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環境部部長薛富盛以及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共同執行啟動儀式。(圖:陳林幸虹 攝)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今年8月7日正式揭牌後,今天(22日)完成首批碳權交易。根據碳交所統計,共有來自英國、瑞士、新加坡以及台灣共7種碳權交易方案,首批買家有27家的金控和企業,若加上子公司,則共有45家,共買進8萬8520公噸碳權,成交金額80多萬美元,其中金控業是大戶。不過,碳交所也強調,首批上架的碳權商品因屬於國際自願性碳權性質,非強制性碳定價下的產品,所以不可抵減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同時也不可抵減台灣的碳費。

台灣22日正式展開「國際碳權交易平台」業務。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可以幫助台灣產業符合國際供應鏈、產品碳中和及ESG等要求,並提供廣大的中小企業便利取得碳權的合法管道,日後這些企業無須大費周章赴海外開戶取得碳權。林修銘也指出,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將成為日後台灣銜接國際淨零減碳交易窗口,深化台灣參與國際事務的程度,提升國際能見度。

國際碳定價機制發展已行之有年,各國近年也積極成立碳權交易平台,像是新加坡、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尼等亞洲國家近期也都推出碳交易平台。碳交所指出,台灣開板的國際碳權交易平台,有3大特色,一是接軌國際,採美元(USD)計價的交易平台,二是保障買賣雙方交易安全,採「信託帳戶」交易,第三是妥善管理帳戶平台,採「子帳戶」架構設計,編碼原則充分運用虛擬帳戶、法人統編,有效掌握及整合「碳權流」及「金流」。林修銘說:『(原音)我們著重的是讓我們這些的中小企業,能夠由大帶小,所以這一次我們基本上來講,最重要的目的是我們希望相關的產業,包括可以看得出來這次首發金融業佔大宗,那事實上也包括了幾個龍頭的這些產業,包括電信、鋼鐵、化工、航運以及半導體等產業,那所以我們首發最重要的是以大帶小。』

根據碳交所統計,碳權交易方案共有來自英國、瑞士、新加坡以及台灣共7種,首批買家有27家的金控和企業,若加上子公司,則共有45家,共買進8萬8520公噸碳權,成交金額80多萬美元,其中金控業是大戶。像是玉山金控身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輪值主席,大手筆購入5,000噸碳權用於自身金融產品及服務碳中和;另外,台灣金、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永豐金、台新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以及元大金等多家公民營金控,都參與首波的國際碳權交易,以作為響應政府2050淨零轉型目標。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