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2023年中國年度代表漢字:縮

  • 時間:2023-12-25 10:3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2023年中國年度代表漢字:縮
中國官方評選今年的年度漢字是「振」,但從民間視角看待可能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美聯社/達志影像)

隨著2023年接近尾聲,亞洲的漢字文化圈國家與歐美的華人地區都會由機構評選年度漢字,來總結一整年的社會、經濟或是人民心裡重大感受。以中國大陸而言,這項活動是2006年起由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一個下屬機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籌備辦理,每年都會分別選出國內與國際兩個漢字,以「漢語盤點」的活動形式來為過去的一年作總結,來體現該年度的社會世態和人民心理普遍的感受。

中國官方年度代表漢字的政治意涵

然而對比其他漢語文化圈的代表字,中國官方評選出來的代表漢字比較類似「政令宣導」,例如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其他漢語圈所評選出來的字都與「疫」字有關,但中國關鍵字卻是「民」,除代表全國人民共同抗疫,也是中國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

2023年在12月20日中國評選出今年的年度漢字是「振」,代表提振經濟、面對挑戰時不失本心之意。然而,這是從中共官方觀點出發,若是從中國社會或是民間視角看待中國整體情勢,可能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體會領略可能與黨國立場迥異,個人認為,能代表中國2023年的漢字則是「縮」。

中國經濟、政治與社會的三種「縮」

首先是中國消費低迷的通貨緊縮問題以及中國經濟成長量能萎縮。隨著中國疫情防控的「動態清零」措施解禁之後,原先預期國內投資與民間消費力將翻兩翻,一掃疫情期間經濟停滯陰霾,無奈房地產泡沫與人民害怕再度封控,以超額儲蓄取代消費的心態不變,民間消費力道始終不足,再加上地方政府債台高築,也因此12月份在北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債務危機和通貨緊縮風險成為明年兩大挑戰。

再者是國家行政機關權力退縮。其中2023年10月召開了每5年一次、中國金融領域規格最高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然而,和過往金融會議最大差異在於,本次會議由「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改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目的是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統一領導,明確中國共產黨中央的事權,這意味著國務院金融管轄權將受到黨中央的掣肘,也間接剝奪原屬於國務院總理李強職權的金融與貨幣政策擘劃的權力。

第三是中國人民言論自由限縮。2023年10月份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該法除了內容廣泛,將中國民族主義式的愛國教育植入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徵、憲法與法律與學生課本教材,並將以法治手段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指導各校開展「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課程。

隨著中國將全面扎根愛國思想於中國人民及港澳地區,連非屬於中共治權管轄的台灣也一併納入,因此在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記者會上,包括人大常委會、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等部門負責人都針對該法進行解讀,宣告在明年元旦起,愛國大內宣、網路違法查處以及學校教育能全面一步到位。

總結而言,不論是「振」還是「縮」都只能代表中國總體社會的一個面向,「振」是中共政權奮發淬礪的自我期許,「縮」則可能是普羅大眾的社會寫照,但不論如何,能用一個文字來詮釋社會現象,也是漢字文化的精隨所在。

作者》林展暉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