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介入台灣總統大選的政治效應

  • 時間:2024-01-11 16:2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介入台灣總統大選的政治效應
中國這次的介選手段比過去更為多元和細緻。圖為國防部1月9號針對中國發射衛星發布國家級警報。(AFP)

一月9號下午3時17分,我國國防部發布國家級警報,中國於下午3時4分發射衛星,飛越南部上空,請民眾注意安全。國防部指出,中國所發射的衛星飛行航線經過台南、台東高度500公里以上之上空,擔心造成地面風險,因此選擇發布警報。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發射衛星所搭載的火箭會形成殘骸,如果落在台灣的領土上,可能會產生危害生命或是財產安全的事件。

中國發射衛星行經台灣上空,在台灣總統和國會大選即將舉行的時刻特別的敏感。不管中國發射衛星的時機點是不是刻意安排或是偶然巧合,但中國發射人造衛星,實際飛行路線偏離事先公告的航道,讓台灣的人民有可能面對發射衛星之火箭殘骸掉落砸中生命和財產的國安事件或意外悲劇。過去中國發射衛星曾經發生過大型的火箭殘骸掉落在貴州的境內。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太空垃圾,台灣人民真的無福消受。

發射衛星飛越台灣 研判排除政治企圖

再者,不只中國人民和台灣人民遭受威脅,其他的國家如菲律賓、西班牙和非洲國家都遭遇過中國發射衛星所產生的殘骸影響飛航和安全的事件。針對這次中國發射衛星飛經領空的事件,總統府回應表示,經國安團隊就各相關資訊總體分析,並參酌國際各友方情資進行評估後,研判可排除政治企圖。當然,在野黨自不認為如此,反而指責是執政黨想藉該事件進而藉由國家機器介選。

但綜合持平來看,中國發射衛星事件,對於台灣的總統大選如果產生政治上的影響,則在於讓戰爭與和平的議題又成為焦點,而這點反而是過去在野黨長期以來的主攻點;產生的效應,應該是中間選民或是未表態選民的投票傾向。

從2024年1月4日到1月10日,國防部即時軍事動態顯示,每日中國軍機進入台海周邊空域皆超過8架次以上,最高一次是1月10日的15架次。同樣的,在這期間中國軍艦也都在4艘以上進入台海周邊海域,最高是1月6號的6艘共艦。

這樣的數量,比之於過往最高紀錄50幾架次軍機擾台,近日的共機和共艦擾台在數量並沒有特別多,但是也沒有因為台灣總統大選逼近而逐漸減少數量。

中國軍事介選 採取不太熱但也不過冷方式

除了軍機和軍艦擾台之外,中國近期每日也施放一到四顆空飄氣球,部分氣球飛越台灣本島,監控台灣重要飛航基地,塑造緊張氛圍。中國這次軍事介選的部分採取西方童話故事的金髮姑娘原則(Goldilock Principle),金髮故娘誤闖三隻熊的家,選擇吃既不會太熱或是太冷的麥片粥。

換言之,中國過去在台灣的總統大選時曾經採取太熱的方式介選,例如中國解放軍試射飛彈介入1996年總統大選,或是2000總統大選前夕中國總理朱鎔基用疾言厲色的口吻恐嚇警告台灣人要做出明智的抉擇,台獨是不會有好下場的。中國用太熱的方式介選反而形成相反效果,選出中國所不喜歡的總統候選人。

軍事、外交、經濟、旅遊...多元方式介選

這次總統大選中國選擇多元介選的策略。首先,在政治的敘事戰上,繼續以提倡統一和台獨即戰爭的論調來進行。習近平國家主席說,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堅決防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提到,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溶,台獨意味著戰爭,是一條走不通的路。另一位外交部發言人朱鳳蓮指出,台獨工作者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是戰爭製造者,台獨意味著戰爭。這些論調的意涵是恐嚇台灣人民不要選擇錯誤的總統候選人,否則會引發戰爭,試圖讓台灣選民因為害怕戰爭而選擇中國所喜歡的候選人。

然而中國軍機和軍艦常態性頻繁騷擾台灣航空識別區和越過海峽中線,以及釋放空飄氣球監控台灣基地的行為,會讓台灣的選民認為中國才是戰爭的發動者和醞釀者。中國介選不可能會停歇,甚至連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先生呼籲中國停止軍事介選一個星期,中國仍然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其次,經濟手段介選是透過代理人,如低價招待台灣基層的政治人物村里長到中國旅遊,或是收買反對黨的黨職幹部或候選人來進行介選。再者,認知作戰的部分是散播假訊息或是製作深偽影片、假民調,意圖讓中國不喜歡的候選人落選。

最後,中國這次的介選手段比過去更為多元和細緻,台灣人民必須睜大眼睛,仔細選擇投下神聖的一票,讓民主世界的人民看到台灣是如何運用民主之盾來抵擋中國對台介選的多元集權之矛。

作者》蔡榮祥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

    
 延伸閱讀 

大選最前線/中國介選手段多元靈活 考驗台灣民主韌性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