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智庫:台灣大選彰顯 習近平最大威脅是自己

  • 時間:2024-01-16 10:2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楊明娟
智庫:台灣大選彰顯 習近平最大威脅是自己
台灣13日舉行全球矚目的大選。專家認為,台灣這場選舉暴露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更大的擔憂:國內威權體制的失敗。(資料照/美聯社/達志影像)

台灣在13日舉行全球矚目的大選。在民主進步黨候選人賴清德贏得勝利後,許多人認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恐怕對充滿活力的民主台灣,加大威脅。但專家也認為,台灣這場選舉暴露了習近平更大的擔憂:國內威權體制的失敗。

北京眼中麻煩製造者當選

有鑑於台海緊張局勢升級將對地緣政治造成影響,台灣大選備受各方關注。儘管中國利用各種方式警告,但台灣選民拒絕中國的恫嚇,在1月13日選出被北京視為「麻煩製造者」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主席坎普(Frederick Kempe)指出,這場選舉結果彰顯出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要擔憂的不是台灣,而是中國國內威權主義的失敗。

坎普表示,如果共產黨領導層運作良好,習近平大可對台灣選舉抱持更寬容的態度,而不是中國政府所稱的「戰爭與和平之間的選擇」。畢竟在中國眼中,這只是一場地方選舉。

很明顯的是,中國正面臨自2012年習近平掌權以來,經濟成長率最低、青年失業率最高的時期。在此同時,習近平整肅人民解放軍,表面上是打擊貪腐,但事實上是在加強控制。

在中國經濟停滯不前的同時,台灣則已透過半導體製造及其他領域,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

胡蘿蔔或棍棒

「大西洋理事會」數位認證實驗室研究員蒂柏特(Kenton Thibaut)指出,中國利用台灣民眾對兩岸局勢的擔憂,在選前釋出若投票給民進黨,將導致戰爭的訊息;選後恐將製造證據以支持這種說詞,各種戰略部署,包括經濟脅迫、升高緊張局勢,宣稱民進黨和美國正在破壞亞太地區穩定導致衝突的論調,將隨之而來。

但「大西洋理事會」資深研究員馬克(Jeremy Mark)認為,選舉結果顯示,「台海將維持現狀」;政治上,這可能意味著兩岸將毫無任何談判的度過未來4年,中國將繼續施壓。

至於在經濟上,馬克認為,在中國經濟放緩之際,現狀不太可能改變,台灣持續出口物品至中國,中國則依賴台灣半導體和其他電子產品的進口,以及台商到中國所創造的就業機會。不過,現狀也意味著北京可能將持續利用經濟手段脅迫台灣企業,中國可能會中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部分出口恐將受到影響。

國內目標難實現 習恐對統一失去耐心

習近平將民族復興作為他的領導目標,這也是他今年元旦致辭的核心。在國內的目標越難實現之際,就越有可能強迫2,400萬人的台灣投入14億人口中國的懷抱。

習近平堅信,中國的經濟奇蹟是統一台灣不可或缺的力量,只是時間的問題。但隨著這個想法失敗,習近平可能會失去耐心。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記者魏玲靈認為,北京對台灣日益升高的壓力,「顯示其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儘管台灣的民意調查顯示,台灣人民希望「維持現狀」。

中國毫不掩飾對特定總統候選人的反對。但魏玲靈指出,無論誰是台灣總統,「中國和台灣之間70多年來的不安共存,在未來的幾個月和幾年裡,可能會變得更加不穩定」。

政策錯誤 習近平的危機在自己

習近平面臨的危機不是台灣,而是他自己。台灣在1月13日舉行的自由投票,再度提醒了人們,習近平永遠不會享有民主合法性。因此,他的政治遺產和成績,必須取決於實現更大的繁榮,但現在看來越來越困難;或者是實現他武力統一台灣的目標。

習近平在中國國內的破壞性政策,例如扼殺民間企業發展、壓制言論自由,以及剝奪香港自治權等,都讓台灣人明白,任何形式的統一,都會終結他們目前享有的民主自由。

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崩壞必須歸咎於習近平錯誤的治國路線,他編造「中國夢」,高舉民族復興旗幟,引爆美中對抗;對內則採「國企進,民企退」,扼殺了經濟自由競爭的創意與活力;此外,把國家資源大量用於建軍、維穩,無力挹注經濟。

坎普指出,這場選舉彰顯出台灣民主情況與中國體制大不相同。在可預見的未來,台灣仍會是美中關係裡最主要的閃燃點,也是全球最大的風險之一。但習近平更要擔憂的,不是台灣,而是中國國內威權主義的失敗。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