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無核能沒能源韌性? 專家、環團看法不一

  • 時間:2024-01-19 16:4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品希
無核能沒能源韌性? 專家、環團看法不一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圖:中央社)

針對美國學者指台灣若無核能便難以達到能源韌性,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今天(19日)表示,能源韌性奠基於多元的電源開發,核電可作為淨零轉型的過渡性綠能;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林正原則表示,國際上已將核能視為戰爭威脅的工具,且核三發電量佔比僅6%,對我國整體電力供應影響微乎其微。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戴雅門日前來台觀選,並在一場座談會中表示,台灣能源政策必須加入核能,否則無法實現能源韌性。

對此,去年底曾參與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的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19日受訪表示,所謂能源韌性便是維持供電的安全,因此必須有多元的電源開發,而在全球推動淨零轉型的目標下,電力的品質、亦即電網脫碳,也是能源韌性的一環,目前台灣電網的電力排碳係數遠高於其他國家,對企業是一大負擔。他說:『(原音)就是你要盡量把握你現在有的這種低碳,因為很多的是需要時間去培養,像現在氫能也沒辦法拿來發電,我們現在能夠達到零碳的就是再生能源跟核能,所以如果沒有用核能,那麼台灣在整個電力的品質供電上的這個(排碳)係數,那我們現在算是很高的。』

李堅明指出,日本在福島核災事件後,一度關閉所有核電廠檢修,如今則重啟核電,歐盟也在2022年時將核電列為過渡性綠能。他強調,核能是科學、專業、實務的問題,台灣過去提出「非核家園」時,並無淨零的壓力,當時也沒有極端氣候的威脅,若台灣將淨零碳排作為最優先的目標,其他選項就必須轉向或妥協,希望國內可以理性、客觀地討論此事,而非談到核能就貼標籤。

不過,環保團體則持不同看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林正原受訪指出,根據「2022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核能安全已成為戰爭威脅的工具,且無法保障能源韌性,在戰爭中若基於預警原則提前關閉核電廠,反而會削弱防禦力量。他說:『(原音)但是如果在台灣,我們的電廠離其他電廠都是有一定距離,如果一旦被鎖定攻擊的話,其實我們台灣守軍要防備10幾公里長的高壓電纜,會讓台灣的守軍疲於奔命,這其實也不是提升能源韌性的方式。』

林正原表示,目前國內核電廠僅核三有在發電,去年一整年供應6%的電力,因此關閉核三廠對台灣整體能源供應並無太大影響。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