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台灣大選雖落幕 在中國坊間仍不無迴響反思

  • 時間:2024-02-12 09:58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台灣大選雖落幕  在中國坊間仍不無迴響反思
圖為賴清德、蕭美琴勝選後在競總外向群眾致意。(圖:中央社)

1個月前的台灣大選,曾是一些中國民眾關注的新聞事件。如今選舉雖已落幕,但這場選舉在一些年輕人及知識分子之間仍存在著迴響。除了回味與討論,他們更連結中國當今的現況,有著不少反思。

1個多月前,中國民眾看待台灣總統、立委選舉,存在著不同面向。其中較多數人,選擇採信中國官方慣常的口徑,認為台灣選舉是一片「看起來亂哄哄」的競選活動,更與內容百花齊放的政論節目作連結,抱持著「看熱鬧」甚至「看戲」的心態。

在選舉結束後,這類中國民眾多半認為,民進黨再度執政,且至少將連續執政12年,象徵著海峽兩岸漸行漸遠,「統一」將成為泡影。在這些人中,不少愛國立場濃厚者便不假思索地主張中國應以強硬手段併吞台灣,即使不馬上武統,也要以「圍台」而「窮台」,逼迫台灣就範。

但除上述立場外,另一部分中國民眾的想法截然不同。他們在人數上是相對少數,卻有截然不同的思考。

根據觀察,這類中國民眾的普遍想法是,無論好或不好,台灣的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首長是會定期改選的,且是由民眾直選。而不是由平常不見蹤影,怎麼被選出來、怎麼選首長出來也不知道的人大代表間接選舉。

在北京,10幾位出身體制內、學界、商界、藝文界、傳播業、服務業的現任及退休人士,從去年底到2月初,台灣大選一定是他們聚會的話題之一。這群人有男有女,橫跨老中青三代,立場多是中間到自由派,有時為了討論怎麼挽救中國經濟,或是「新加坡模式適不適合中國」等問題,爭得面紅耳赤。

但一談到台灣大選,這群人一致認為,「政治體制」才是中國各種問題的核心。而台灣公職人員的定期改選,才能讓為政者施政受到相對有效的監督。否則,「光改經濟不改政治」的模式,改革開放40多年下來不但已經證明走不通。何況,當今的中國更有「開倒車」的傾向。

除了上述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外,散布在各行各業各處的中國民眾,也有人對台灣這場大選,有著自己的定見。曾是教培老師的James向中央社記者表示,有定期改選及監督機制,台灣不會發生像中國那樣一夕之間摧毀教培行業的情事,整個行業從業者及家屬眾多,「影響壞透了,人心盡失」。

曾上網觀看開票過程的James私下感嘆,他在網路上看到,前總統馬英九、現任總統蔡英文等人乃至國民黨、民進黨,都常被民眾公開罵得狗血淋頭。而這次參選的3位總統候選人,房產更被對手「刨個底朝天」。但在中國,雖然有些措施也可能被罵,但幾時看到過當政者及執政黨被公開罵過?更別談選舉及刨財產了。

中國股市、房市近來表現疲弱,屢創波段新低,引起了眾多民怨。常參加上述聚會的一位人士指出,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領悟到,官方輿論經常批評的西方民主制度,儘管毛病很多,但不會縱容偏執的政策「頭也不回地執行下去」。

台灣選後,繼續執政的民進黨已開始面對三黨不過半的國會。上述人士認為,這大概就是「台灣選民的智慧」,雖然讓民進黨邁入第3個任期,卻要面對一個擁有制衡力的國會,「也許難做事,但絕不敢亂做事」。

台灣這場大選,儘管看在中國民眾眼裡有不同解讀,正反都有,但「有得選擇」,則是他們一致的看法。「如果有得選擇,誰還敢『烙大餅瞎折騰』?」另一位常參加上述聚會的人士意有所指地說。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