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香港與台灣的黃金交叉

  • 時間:2024-02-22 20: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香港與台灣的黃金交叉
當全球經濟在疫後全面邁向復甦之際,唯獨香港不論在股市樓市都一直處於下行趨勢,動搖港人信心;圖為今年初港股收盤面臨16000點保衛戰。 (資料照/中新社提供)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以高樓價而聞名世界的地方,又小又貴就是香港房屋的代名詞,即便台灣人覺得自己的房又小又貴,但還是得認香港樓為大佬。但卻在此時,這個世界經濟開始擺脫武漢肺炎陰影而經濟全面復甦的時候,唯獨香港不論在股市樓市都一直處於下行趨勢,台灣股市更開始逆轉香港股市指數數值。

台港較勁的過去——亞洲四小龍

以前讀亞洲史的時候好喜歡用「亞洲四小龍」這個專有名詞來形容70、80年代經濟成長週期的幾個亞洲國家與地區,當中就包括台灣與香港。一直在香港看新聞成長的90後一定會聽過新聞上很常把香港和新加坡作為比較對像,例如亞洲第一的物流貿易中心、亞洲第一的經濟金融中心等等,以前就會聽到很多對物流貨櫃的吞吐量亞洲第一或上市集資額有多少多少等等,一直在市民心中營造香港地位很高而且更重要的是與新加坡的比較,因為剛好新加坡與香港都有英國殖民地的背景,同時也有先天的航運優勢,包括深水港口與重要水道(例如南海往珠江三角洲與馬六甲海峽連接東西亞兩邊)。

但其實在香港看到的視角,不知道為何其實很少會聽到與台灣來比較,可能是因為政治正確的關係,以往小時候對台灣的記憶最多的是在新聞上看到台灣國會的立委又打架之類的,小時候的自己沒有想到其他的,但現在會覺得應該是在配合中共打壓台灣的主旋律,因而有上述的雖然同為四小龍、但卻很少與台灣甚至南韓比較,香港的眼中仿佛競爭對手就一直只有新加坡而沒有台灣。

香港玩完論

曾經是中國概念股的「大好友」、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經濟學家、現時為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羅奇(Stephen Roach),前所未有地「唱衰」香港,直言香港「玩完」(Hong Kong is over),香港經濟在中美衝突等三大因素夾擊下,進退維谷,遭受池魚之殃。適逢港府今年推動23條國安條例立法,令到外界對香港的質疑聲音有增無減。2022年已經被新加坡超越,成為亞洲最大與全球第三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以往經常掛在口邊的「紐倫港」正式被「紐倫新」的新加坡超越,「紐倫港」從此成為絕唱。

香港從國際金融中心走到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今天,沒有了金融業的支持。連一直自豪的轉口港基地的航運業也提都不敢提,整個國際貨櫃碼頭都是空地;物業地產又反指標的一直因為移民潮與美元加息的緣故而一直持續下滑,甚至出現愈來愈多的「銀主盤」截至2023年多達318伙,創逾14年新高。那為什麼銀主盤的增加代表著地產業樓價的衰退呢? 首先銀主的意思是債權人,例如承造貸款的銀行,而銀主盤就是因為業主無法償還銀行貸款,而遭到債權人向法庭申請收回該項物業,再委託代理或拍賣行向公眾放售或拍賣,以尋找新供款人及填補債務的樓盤。銀行要向業主「CALL LOAN」就代表著物業負資產的結果,即樓價下跌到一個水平,即使以市價沽出該物業套現,所得金額仍然低於業主尚未清還按揭欠款的數字,此時銀行有可能因為面對風險增加而要求業主提早清還全款。最近甚至出現政府金融管理局叫銀行不要輕易「CALL LOAN」的情況,代表著情況之嚴重已足以影響樓市根本。

當香港一直賴以為生的產業都陸續衰退,反觀其他幾小龍卻一直進步,香港還剩下什麼?以往的實業北移,政策亦不能支持本地科技業長期發展,南韓科技業現時已經有SK海力士、三星等龍頭,台灣更有「護國神山」台積電,香港也說要搞科技業,但最後的數碼港又變成了地產項目。香港衰落,而台灣甚至其他小龍的持續成長已經成為主流,經過這個盛衰交叉點後的香港還可以做什麼?大概就真的只剩下被中國利用的價值而已。

作者》關山月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