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日韓峰會重啟 北京拋經濟誘因拉攏美國盟友

  • 時間:2024-05-28 20:53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CNBC;The Diplomat;NYT
  • 撰稿編輯:張子清
中日韓峰會重啟 北京拋經濟誘因拉攏美國盟友
中國、日本和南韓3國領導人5月27日在首爾舉行將近4年半以來的首次三方峰會。(路透社/達志影像)

中國、日本和南韓3國領導人於5月27日在首爾舉行第九次中日韓峰會,同時也是3國在睽違近4年半以來的首次3國峰會。專家指出,中國試圖藉著擴大經濟合作誘因,在日韓與美國之間製造「隔閡」。

區域緊張與競爭下 3國睽違4年半恢復峰會

中國、日本和南韓3國領導人5月27日在首爾舉行將近4年半以來的首次三方峰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讚揚三方重啟關係,並同意恢復因全球緊張而受阻的貿易與安全對話。

李強與南韓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3人在峰會上,希望恢復自2019年以來停滯的三邊自由貿易協議談判,同時這也是這次峰會的首要議題。

過去數年,因為華盛頓與北京的策略競爭加劇,導致中國與美國在東亞的2個主要盟友日本和南韓之間關係惡化。中國在南海和東海展示軍事實力並擴大領土野心,而美國、日本和南韓則增加聯合軍演並加強飛彈防禦與其他安全合作,以此對抗中國。

因此在當前台灣與北韓周邊局勢高度緊張、中美競爭的背景下,分析人士認為,中日韓3國的高峰會此時能夠恢復召開,本身就是一項成就。

美國「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的文章指出,「鑑於中美敵對關係持續升溫,並且考慮到南韓和日本都是與美國簽訂條約的盟友,這次中日韓三邊峰會的召開的確值得大加讚揚。」

中日韓峰會恢復 推動經濟合作

中日韓3個東亞鄰國的經濟產出合計佔全球五分之一以上,需要區域穩定與增進彼此的經貿往來,特別是供應鏈的合作,才能儘快重振因為2019年新冠疫情而放緩的經濟。

儘管日本和南韓將美國視為最重要的盟友,並且在兩國領土上共駐有8萬美軍,但是在經濟誘因驅使下,兩國領導人在國內面臨企業界尋求改善進入中國市場的壓力。

「日本經濟新聞」的文章指出,中日韓時隔4年半再度舉行峰會的背景是各國面對人口減少與經濟停滯的共同問題。

峰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3位領導人同意透過定期舉行三邊峰會與部長級會議,將三方合作「制度化」,並同意繼續加速談判,以「實現自由公平且高質量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副主任哈里斯(Tobias Harris)表示,中國是日韓兩國都無法忽視的龐大市場。

哈里斯告訴美國財經頻道CNBC:「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我認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會放棄將中國作為一個重要的銷售市場。」

中國試圖利用峰會 製造日韓與美國「隔閡」

此外,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領導下,美國、日本和南韓的三邊關係受到國際關注,特別是去年8月在大衛營(Camp David)舉行的歷史性會晤,將首爾、東京和華盛頓緊密聯繫,並取得巨大成功。

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政治和國際關係專業資深副教授納吉(Stephen Nagy)表示,中國對美日韓3國的合作一直抱持警惕,並希望在美國與日本和南韓之間製造「隔閡」。

對此,「紐約時報」(NYT)駐首爾首席記者崔相焄(Choe Sang-Hun)撰文指出:「中國的想法是藉由提供更多的市場准入來討好日本和南韓,以削弱華盛頓對日韓的影響力。」

華盛頓與盟友架起一堵限制高牆,阻擋北京取得最新的半導體,並敦促日本和南韓共同合作。北京因此將美國描繪成亞洲事務的干涉者,並迫使日本和南韓組成聯盟以遏制中國的發展。

政治和國際關係專家納吉在接受美國財經節目CNBC訪問時表示,「中國希望透過這次峰會吸引南韓和日本的合作,讓其放棄美國提出的倡議」。

國家戰略雖存在分歧 峰會有助穩定3國關係

不過,在中日韓召開這次峰會之際,平壤宣布發射軍事衛星的計劃,凸顯中國與日本和南韓在北韓問題上存在的明顯差距。日韓領袖對北韓違反聯合國決議的行為大加譴責,但中國卻相對沈默。

政治與國際事務專家納吉指出,日本和南韓都已意識到,中國「在北韓問題上幾乎使不上力」。他認為:「如果要在遏阻北韓武器擴散方面有任何形式的合作,那麼不會來自於中國的具體承諾,」而是來自日韓彼此之間與美國的緊密合作。

然而儘管中日韓在國家戰略存在分歧,這次峰會也未達成任何實質政治和經濟協議。但是法國「世界報」(Le Monde)指出,此次峰會的意義在於讓因為新冠疫情大流行和國際局勢緊張而陷入困境的中日韓三邊合作,得以重新啟動。

政治和國際關係專家納吉指出,「即使這次高峰會沒有『轉化為某種具體行動』,但是這次高峰會對於穩定這3個國家的關係,至關重要」。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