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最新調查:每3名兒少就有1人對手機離身感到焦慮

  • 時間:2024-06-06 12:1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念宜
最新調查:每3名兒少就有1人對手機離身感到焦慮
親子天下6日發布「過曝世代中小學生心理韌性調查」。(圖:中央社)

《親子天下》今天(6日)首度發布「過曝世代中小學生心理韌性調查」結果,透過9千多份問卷發現,小學五年級到國中九年級的學生中,高達87%擁有自己的手機,如果手機離身,每3人就有1人會感到焦慮,而且超過半數的受訪者意識到自己應減少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可見兒少沉迷於網路的問題已經顯現。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總編輯陳雅慧指出,「過曝世代中小學生心理韌性調查」的受訪者是現年10歲到15歲的兒少,他們在2008年到2013年之間出生,那時已經是網路普及的年代,因此孩子們使用網路就像呼吸空氣一樣地自然,而且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他們也是台灣史上接受遠距教學、透過網路跟老師和同學們互動的第一代。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召集人潘乃欣表示,根據「過曝世代中小學生心理韌性調查」顯示,高達87%的兒少擁有自己的手機,如果手機離身,每3人就有1人會感到焦慮。她說:『(原音)我們剛剛提到說,手機開始影響情緒,其實整體來說,有34%的兒少提到,當手機不在身邊,手機一離身的時候,他其實會感到焦慮,同樣也是年紀越大越有這個焦慮的情形,那再來是這個使用的時間,大概有將近兩成的兒少,他們每天上課7個小時、8個小時,甚至9個小時之外,他們還花了4個小時使用社群媒體,那也一樣是年級越高重度使用者越多。』

潘乃欣指出,社群媒體是孩子們經營人際關係的主流管道,有5成的受訪者坦言,自己在社群媒體發布內容時,在乎他人有沒有按讚、留言;超過一半(53%)的學生表示想減少自己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可見兒少沉迷於網路的問題已經正在發生。

在心理韌性方面,潘乃欣表示,當受訪者被問到「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你會因爲擔心失敗,所以就不嘗試嗎?」有33%的兒少表示同意,相當於每3人就有1人害怕失敗;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綜合分析發現,最不害怕失敗的學生特質之一是「上課聽不懂的時候,總是敢發問」,然而,6成1的受訪者在上課聽不懂時不敢發問,年紀越大,情況越嚴重,高達72%的國中九年級生透露自己不敢發問。

衛福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表示,對國家來說,如何培養年輕世代的心理韌性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而賴總統已在十大政見中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衛福部與教育部未來將合力推動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正式納入課綱,期待孩子們未來遇到任何人生挫折,都能夠克服並持續成長。

《親子天下》表示,「過曝世代中小學生心理韌性調查」受訪者為全台10歲(小學五年級)至15歲(國中九年級)的兒少,依縣市人口比例採分層抽樣,共有684所國中、國小受邀,調查時間為2024年3月4日至4月10日,網路問卷與紙本問卷並行,最終成功從499所學校回收問卷,有效樣本共9464份。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