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課綱去中國化?鄭英耀:讀多少篇文本不是重點

  • 時間:2024-06-05 16:1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念宜
課綱去中國化?鄭英耀:讀多少篇文本不是重點
教育部今天(5日)舉辦「與媒體有約」座談會,由教育部長鄭英耀率領行政團隊,提出教育施政核心理念。會中,鄭英耀引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的演講內容,提醒大家別忘記台灣科技人才是台灣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希望外界對台灣教育給予更多肯定與支持。(陳念宜 攝)

教育部今天(5日)舉辦「與媒體有約」座談會,關於外界批評課綱去中國化,部長鄭英耀回應表示,文學底蘊的累積是否厚實,關鍵在於國文老師如何引發學生對文本的學習興趣,而不是一定要讀多少篇;他相信,當年制定108課綱的專家學者們一定經過了一番討論,應該都是與時俱進的。

教育部5日舉辦媒體記者會,由教育部長鄭英耀率領行政團隊,提出教育施政核心理念。

關於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日前舉辦「高級中等教育修法暨108課綱實施檢討」公聽會,有國文教師在會議上指出,文言文遭大量刪減,對課綱去中國化感到擔憂,媒體詢問,未來課綱走向為何?鄭英耀回應表示,學習一定要靠老師引發興趣,他認為,文學底蘊的累積是否厚實,關鍵在於國文老師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是否對文本產生興趣,這才是重點,而不是一定要讀多少篇。

鄭英耀指出,所有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其實都非常清楚,如果沒有辦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某一個科目投入的時間就可能相對較少。每一個人在生涯發展過程中,是否對某個學科產生興趣、找到了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肯定是因為老師、成長環境或各種因素的影響,在鄭英耀看來,一名學生是否對特定領域的學科知識產生興趣,老師其實在關鍵時刻扮演了重要角色。

最後,鄭英耀表示,當年學者專家們制定108課綱有一定的課程邏輯跟哲學思考,他相信,他們一定經過了一番討論,「應該都是與時俱進的」。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