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北韓飛彈發展史

  • 時間:2017-07-29 12:27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楊明娟
北韓飛彈發展史
北韓火星-14型(Hwasong-14)洲際彈道飛彈。(AFP)
北韓發展飛彈的歷史長達數十年,從受二戰影響所設計的火箭砲,到可能有能力擊中美國目標的長程飛彈。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北韓的飛彈計畫據信從飛毛腿飛彈開始,首批可能是1976年透過埃及獲得。1984年北韓打造稱作「火星」的飛彈。
估計這些飛彈最大射程約1,000公里,可搭載傳統、化學和可能還有生物彈頭。
由火星/飛毛腿飛彈升級後的蘆洞飛彈射程擴大到1,300公里。
在發展出舞水端飛彈後,北韓也有越來越多可攜帶核彈頭的飛彈。舞水端飛彈最近一次試射在2016年。
2016年8月北韓宣布試射可由潛艇發射的「北極星」飛彈,是枚「地對地中長程彈道飛彈」。
北韓本月4日聲稱試射洲際彈道飛彈(ICBM),這意味平壤當局更進一步以配備核彈頭的飛彈威脅美國本土。
北韓最近將焦點放在打造可靠的長程飛彈上,有擊中美國本土的可能。
平壤當局今年7月4日表示,已成功試射洲際彈道飛彈,這枚火星14型飛彈可以擊中「世界任何地方」,但美國初步估計的射程較短。
美軍認為這枚飛彈為中長程飛彈,但美國數名專家表示,他們相信這枚飛彈最遠可以射到阿拉斯加州。
北韓2012年以來閱兵,就公開展示過兩款洲際彈道飛彈KN-08和KN-14。
據信三段式KN-08射程達1萬1,500公里左右,可從改裝卡車後部發射。KN-14似乎是二段式飛彈,射程可能達約1萬公里。這兩枚飛彈都還沒試射過,他們和火星14型之間有什麼關係還不清楚。

相關留言

北韓再射洲際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