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IMD對台灣人才示警 學者:須找到關鍵人才

  • 時間:2017-11-21 08:02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王育偉
IMD發布最新人才報告,對台灣人才外流又無優勢吸引外籍人才提出警訊。國發會表示,政府已針對留才、攬才、育才3大面向,提出具體策略;學者認為,國內高等教育擴張太快、學歷貶低化,建議學習新加坡模式,配合產業發展找到關鍵人才。
國發會官員表示,在吸引及留住人才方面,立法院已通過「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並優化稅制與通過產業創新條例,增加企業獎酬工具運用的彈性,預計將可明顯改善台灣留才及攬才環境;在育才方面,政府刻正強化外語能力,推動開放性彈性學制,並強化跨領域數位人才之培育,以提升台灣人才的培育與整備。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台灣不缺專業人才,而是缺乏關鍵人才,關鍵人才的重要性,就像台灣科技教父、已故總統府資政李國鼎當年找回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回台發展IC產業一樣。
人才報告指出,台灣在「投資與發展人才」排名全球第25名,優勢表現項目為企業重視員工訓練及健康環境,分居全球第10及第12,但劣勢是公共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比重(GDP)及中學教育師生比為全球第46、45名。
對目前面臨的人才外流困境,辛炳隆說,台灣因高等教育擴張太快、學歷貶低化,相對稀釋了專業領域人才,在國內無對應勞動市場下,台灣培養的人才只能外流到國際市場,這是意料中事。
辛炳隆認為,就產業面分析,還是要看市場機制,企業常說找不到人才,不願增加薪資,待遇太低,最終無法吸引國內外人才,導致產業缺乏國際競爭力,引起負面的循環。例如政府每年海外攬才團獲致的效益不高,也是因為台灣面臨產業轉型,卻沒有對應的人才可以投入的結果。
他指出,立法院已透過法規鬆綁攬才、留才,剩下是企業本身對提升價值、增加社會責任的認知,政府該做的都已經做,最終不可能補貼企業人才的薪資。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