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促轉條例立法院會交鋒 朝野仍多歧見

  • 時間:2017-12-05 10:3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蕭照平
促轉條例立法院會交鋒 朝野仍多歧見
民進黨團幹事長劉櫂豪。蕭照平攝
立法院院會今天(5日)審查「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並可能在今天完成三讀,但朝野仍然缺乏共識。國民黨立委在院會發言不斷針對「轉型正義涵蓋的時間範圍」、「調查權」提出疑義;而民進黨團則強調,是希望透過立法,讓社會共同面對歷史,一起推動國家和解。

立法院5日院會處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立法草案,朝野利用「廣泛討論」的議事程序說明立法意見。
由於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是已故總統蔣中正的後代,促轉條例聚焦的範圍也落在蔣中正執政期間,因此蔣萬安的發言格外備受關注。他在院會發言時表示,轉型正義的重點是讓被害者平復司法冤判以及恢復名譽,唯有還原歷史真相,台灣才能邁向和解的第一步,但執行過程必須秉持公平正義,他認為民進黨團的主張不僅帶有針對性也違反憲法規定。蔣萬安說:『(原音)包含第16條、18條、19條,賦予促轉會竟然可以越過檢察官跟法院的司法調查權,已經嚴重違反憲法權力分立原則。』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則建議,轉型正義的涵蓋範圍應該往前拉到1935年,連帶處理日本統治期間的平反議題,並認為要審慎看待促轉會的調查權。
親民黨團總召李鴻鈞也認為轉型正義處理範圍要擴大,強調不能只談威權時代,還要包含原住民的轉型正義,呼籲國會不能漠視原民權益。
時代力量黨團總召徐永明則表示,轉型正義是時代力量非常關切的指標議題,因此也提出對應版本,他們強調轉型正義重點在於落實推動,所以認為法案名稱應該改為「實踐轉型正義條例」。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促轉條例已經在國會討論很久,重要內容就是處理政治檔案、移除威權象徵以及平復司法冤案,希望透過立法尋求國家和解。柯建銘說:『(原音)促轉條例要一個,就是政治檔案,就是威權遺址如何移除,不義遺址要如何保存,大家了解整個歷史的走向,最重要一點是司法的平復、補償賠償、真相調查以及和解。』
針對法案攻防,黨團幹事長劉櫂豪5日受訪表示,國民黨團是有提出再協商要求,民進黨團也願意「再嘗試看看」,如果沒有共識就會表決處理。

相關留言

促轉條例三讀 政院將設促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