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促轉會將成立 學者提醒後續處理需敏感細緻

  • 時間:2017-12-06 11:4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促轉會將成立 學者提醒後續處理需敏感細緻
第2屆仲尼傑出教學獎延續首屆精神,回歸教學本質,在今年5至6月間受理推薦與申請,經嚴謹初評與複評,最後由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陳芳明獲選。(資料照片)
(圖:中央社)
「促轉條例」完成立法,被視為是落實轉型正義的重要里程碑。政大台文所講座教授陳芳明表示,對於受害者遭遇的不公平對待,應該在他們有生之年得到糾正,他樂見促轉條例的通過。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則提醒,由於促轉條例涉及刑責,後續處理必須更細緻,以避免社會分裂或被視為政治鬥爭。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5日晚間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條文明定在行政院下設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負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不當黨產處理及運用」及「其他轉型正義事項」等5大任務。
對此,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認為,在公布真相、對於受害人進行名譽補正及賠償這兩部分,爭議比較小;至於促轉委員會的成立,由於具有調閱資料、調查及勘驗等權利,並可對拒絕或妨礙者處以刑責,未來在處理上必須更加敏感、細緻,以避免造成社會的分裂或被視為政治鬥爭。沈有忠:『(原音)因為它後續能夠發揮的影響力,還有它的職權行使的範圍到哪裡,目前都還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界定。但是它有罰則,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接受配合調查的話,會被處罰的,所以這塊來講的話,會不會有後續的政治效應,就會變得比較難以估計。』
政治大學台文所講座教授陳芳明則認為,過去台灣社會受到的不公平對待都應得到糾正的機會,對於促轉條例三讀,他當然樂見。陳芳明:『(原音)一個國家經過了那麼久的中央集權統治,造成很多不幸事件,這些事情應該在人有生之年就要去糾正它了,拖那麼久了,今天我們有這樣一個促轉法出現,我當然是樂於看見。』
不過,陳芳明也提醒政府,在針對前朝進行轉型正義時,本身也要落實正義。他指出,在促轉條例通過的同時,勞基法的修法似乎沒有注意到勞工的感受,讓他心情非常複雜。

相關留言

促轉條例三讀 政院將設促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