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國家人權館將掛牌 政治受難者有期待

  • 時間:2017-12-06 15:1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國家人權館將掛牌 政治受難者有期待
國家人權館將掛牌,政治受難者有期待(人權館的籌備處提供)
立法院在今年11月28日正式三讀通過「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讓討論15年之久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得以正式成立。對於這個好消息,政治受難者都相當開心,但也坦言,轉型正義仍有很長一條路要走,他們希望歷史真相能還原,更期待落實人權教育,如此一來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立才有真正的意義。

◎國家高度 突顯重視人權價值
根據「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規定,未來國家人權博物館下將包含「展示教育組」與「公共服務組」,以及綠島與蘭嶼兩個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管理中心,和「典藏研究暨檔案中心」。
參與組織法審查的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認為,此法通過,可以提供更穩定的經費與人力支持,推動歷史檔案的整理和台灣人權教育工作,也是政府推動轉型正義很重要的一步。尤美女說:『(原音)轉型正義它其實是一個社會在民主轉型之後,對於過去威權獨裁體制的政治壓迫,以及因為這樣的壓迫所導致社會分裂,所必須要去做的善後工作。今天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三讀能夠通過,未來能在更穩定的組織跟資源投入下,希望持續透過各種文化工作,協助社會大眾理解我們過去威權統治的歷史,反思自己對歷史的認知,以及對國家、對正義的理解。』
現任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陳俊宏也認為,「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的通過,等於是國家以政府的高度,正視這段人權受迫害的歷史,也是向國際展示台灣重視民主人權價值的決心。陳俊宏說:『(原音)台灣的政府用國家的高度來展現對於過去那段歷史的重視,同時也希望讓這些歷史透過博物館的功能,讓下一代年輕人了解到這樣意義,所以事實上這是重要轉型正義工程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在國際上,類似這樣以黑暗歷史為主的博物館也非常多,這裡面也象徵說政府未來用博物館方式來正視這段歷史,也用這樣的方式,向國際社會表達出台灣對於民主人權價值的一種堅定的信心。』
◎政治受難者 高度期待
對於期盼多時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即將掛牌成立,政治受難者都表示很高興,認為經過眾人的努力終於走到這一天,不過他們也坦言,雖然是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距離他們心中的理想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
197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陳欽生說,他最想要知道的就是他當時是一個大馬僑生,單純來台唸書,為何會莫名其妙被冠上顛覆政權罪名,讓他失去了12年的人生歲月,到現在他都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希望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立後,有更多檔案被解密,找出歷史真相。
1950年代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強調,目前仍有很多歷史的真相不清楚,有待更多檔案的收集、整理,還給當事人一個公道,另外也必須透過博物館的展示功能,讓大眾清楚了解過去二二八或白色恐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蔡焜霖說:『(原音)關於展示的部分,我們覺得一定要有我們所謂的常設展,很重要,白色恐怖到底是什麼,台灣發生什麼事,多少人為了什麼遭遇國家迫害,國家應該負起什麼責任,受害者要得到什麼補償,這些都要展示出來,展示的空間也不夠,所以這方面硬體、軟體都要加強,然後要加強更多人做這個研究,然後把這個研究成果跟教育結合起來。』
另一位政治受難者陳新吉則說,他努力活這麼久,就是要把他們這些政治受難者故事說出去,因此他對「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成立有高度期待,希望未來能在推廣人權教育上做更多事情。陳新吉說:『(原音)希望文化部跟教育部合作,把人權教育推廣到基層,先讓新生代了解歷史,一種苦難成為他的祝褔,我是希望人權館正式成立的時候,比較偏重人權教育。』
◎缺錢缺人 挑戰仍多
儘管「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通過了,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國家人權館籌備處主任陳俊宏就坦言,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長期以來因為經費嚴重不足,人力缺乏,相關檔案整理或人權教育活動舉辦,都只能被迫小規模進行,速度緩慢,但許多政治受難者前輩卻一個個凋零、走了,很多檔案卻還沒解密或公開,他們現在等於是在跟時間賽跑。
儘管挑戰仍大,但陳俊宏認為,該做的基礎還是要一步一步做,明年開始,人權館就會配合12年國教課綱,和教育部合作規劃相關人權教育課程,最近他們也找來不少藝術家們,希望透過藝術形式,以創意的方式更貼近年輕人,希望讓更多人了解人權的重要性。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