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海外國人通稱僑民 吳新興:用詞有包容性

  • 時間:2018-05-21 11:2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蕭照平
海外國人通稱僑民 吳新興:用詞有包容性
僑委會委員長吳新興。(蕭照平攝)
僑委會將「華僑」的公文用語改成「僑民」成為今天(21日)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朝野關注的焦點議題。國民黨立委質疑貿然改換,不僅有政治意涵恐怕也會傷害海外國人情誼,對此,僑委會委員長吳新興解釋,主要是海外國人各地都有不同自我稱呼,在考量憲法精神後,決定在公文書上統一改用「僑民」,而民進黨立委聽完僑委會解釋後則多予以認同。

僑委會日前公布行政規定,將「華僑」的公文用語改成「僑民」,這項文字改變引起立委關注。民進黨立委黃偉哲21日質詢僑委會委員長吳新興時詢問,名稱的改變是公文作業的改變還是日常用語的改變。
吳新興解釋,僑界在過去這2年來出現不同聲音,各地都有華僑、台僑、華族、華人、華生等各種名稱,所以僑委會從憲法高度思考,改以包容性意涵較大的「僑民」取代「華僑」。吳新興說:『(原音)名稱很多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根據憲法第141條統稱為僑民,我們用憲法精神來涵括所有不同名稱,他們要如何自稱,我們都尊重。(黃:官方都稱僑民)對,包容性比較大。』
吳新興在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質詢時也說,跟傳統僑社互動時還是稱呼為「華僑」,只是公文書上的改變,強調沒有操弄族群對立的用意。但李彥秀還是有所質疑,認為貿然改變恐怕對第一代旅居在外的僑胞與國家的情感會愈來愈遠。李彥秀說:『(原音)在這時間點把華僑改為僑民,會讓旅居在外多年對中華民國台灣土地還有情感的,或投資或希望第二代、第三代回台就學、投資的,會覺得跟我們關係愈來愈遠。』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則反問,難道「華僑」用語不夠中性。吳新興表示,因為有些海外國人不認為自己是華僑,甚至有馬來西亞僑生也在臉書提出抗議,所以僑委會很困擾。吳新興也在民進黨立委何欣純質詢時,認同目前應該跳脫二分法的思維並以台灣為主體爭取海外國人支持的主張,他強調,以包容整合支持台灣的力量,是僑委會當前的重要目標。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