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挖掘你不知道的台灣史 日本人在台研究印尼社群

  • 時間:2024-02-17 15:2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念宜
挖掘你不知道的台灣史 日本人在台研究印尼社群
日本京都大學博士生柴山元從去年1月開始,以中研院訪問學員的身分在台灣進行田野調查,在這趟訪台行程屆滿一年之際,柴山元蒞臨央廣,接受央廣記者專訪。(陳念宜 攝)

為了研究在台印尼社群,日本京都大學博士生柴山元從去年1月開始,以中研院訪問學員的身分在台灣進行田野調查,預計待到今年10月。為什麼研究在台印尼社群?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趣事?柴山元接受央廣記者專訪時,他分享在台田野調查的發現,以及他如何跟台灣以及印尼兩國的語言、文化結下不解之緣。

人生第一次聽到外語是中文 和台灣超有緣 

柴山元:『(原音)我家附近啊有一間中華料理店,那我6歲的時候他們開店,我爸媽帶我去那個餐廳的時候,我第一次聽到中文,可能是人生第一次聽到外語,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長得像日本人的人講不同的語言,那對6歲的我來說,是一件很驚訝的事情,因為6歲的小朋友的世界是很小的,但是,那個時候才知道…聽說日本外面有一個很大的國家,就是中國,那邊的人講中文。』

1996年出生的日本人柴山元回憶起人生中第一次聽到外語的經驗,記憶猶新,他還記得他當時聽到的是東北腔。有趣的是,他透露自己到現在從來沒去過中國,反倒是跟台灣很有緣份。他說:『(原音)我是柴山元,火柴的柴,山水的山,元旦的元,通常大家叫我「阿元」,我現在是日本京都大學的博士生,但是現在在台灣做田野調查,在台灣的身分就是中央研究院的訪問學員。 』

柴山元說,從去年1月開始,他以中研院訪問學員的身分在台灣進行田野調查,預計待到今年10月,不過,這並不是他第一次來台灣,自從18歲首次來台自助旅行之後,他曾以留學、觀選等不同名義多次來台。

柴山元還說,其實早在他國中時期,有兩名台灣人因爲赴日參加童軍活動曾寄宿在他家,他們隨身攜帶厚厚的美國小說《暮光之城》中譯本,上頭印著滿滿的漢字,開啟他學習中文的興趣開關。他說:『(原音)那個時候...有手機啊!但是還沒有那些iPhone(智慧型手機),所以,他們拿著一些中文的小說,我看到的就是,全部都是漢字的小說,就覺得好酷!而且我覺得,那個時候我已經不喜歡學英文,然後看那個小說就覺得「欸?是不是用漢字的話,我也可以學這個語言?」(記者:因為日本也有一些漢字?) 對,日本人也看得懂漢字,所以我那個時候開始對中文有興趣,那個時候是我國中二年級的時候。(記者:這是你第一次遇到的台灣人?)應該是。』

愛上外語學習 學過6種包含台語、客語、印尼語

柴山元表示,中學時期,他又和另一個外語相遇。他說:『(原音)我的國中、高中就是天主教學校,天主教學校當然有宗教課,那宗教課老師就是印尼神父,他的講義後面有寫簡單的印尼文,我一開始覺得「咦?這是什麼奇怪語言?誰要學這個?」可是我高一的時候,坐在旁邊的同學他跟我說「要不要試試看這個印尼文?然後跟那個印尼神父打招呼。」可是我很害羞…可是他一直說「要不要?要不要?」然後我跟他剪刀石頭布,我輸了,所以他逼我去神父那邊,我就跟他(神父)說「Terima kasih. 」就是謝謝的意思,然後那個印尼神父回答說「Sama-sama.」不客氣的意思,然後我就覺得「哦!我的印尼文(可以溝)通了!」我很高興,然後開始對印尼文有興趣。』

就這樣,柴山元漸漸發現自己很喜歡透過外語跟人溝通的過程,這也影響了他上大學選系的決定,後來,他就讀日本南山大學外語學院亞洲研究學系,這個科系特別的地方在於,中文和印尼文都是必修。

現在的柴山元不只熟悉繁體中文、打字都用ㄅㄆㄇ,還能以中文發表研究成果,平常也能用英文、印尼文聊天,他甚至在台灣學過台羅拼音,懂一點點台語,在台灣田調的過程中,更學起客家話。

深入印尼社群 受訪者透露曾是央廣早年聽眾

越來越深入在台印尼社群的柴山元透露,他早就知道台灣有中央廣播電臺,還知道央廣的前身就是自由中國之聲,這些都是他的田調訪談對象告訴他的。柴山元說:『(原音)張先生他1957年、1958年來到台灣,然後在台灣的大學念書,之後在台灣工作,不知道為什麼,他開始來這邊當主持人,他說的喔!他以前在自由中國之聲當過主持人,好像用印尼文,因為那個時候目的就是反共,向印尼的華僑播出去這個自由中國的聲音。然後,另外一個是王先生,王先生是1980年代來到台灣,也是留學生,我問過「你為什麼選擇來台灣?」那王先生說,1970年代的時候,他常常聽澳洲的廣播,還有台灣、美國或是中國這些廣播,但是,他常常聽到的是自由中國之聲,所以他對台灣有親近感,他就選擇來台灣留學。』

柴山元指出,由於印尼排華問題嚴重,所以1960年前後兩三年內,台灣出現至少有1400名印尼歸國華僑,1998年印尼又發生大型排華運動,這時再度爆發印尼華僑出走潮,很多人用結婚、留學等各種方式移民到世界各地。而他現在正在進行的田野調查,就是想印證、確認印尼華僑難民潮和在台印尼商店的發展歷史是否有關?印尼華僑來台人數和在台印尼商店數量是不是同時增加?

研究在台印尼社群  期待為台灣學術圈貢獻心力

柴山元坦言,他研究的主題較冷門,相較於台灣學者,關注的在台印尼社群大多是移工或外籍配偶,他關注的則是印尼華僑,而且同時觀察這幾種不同身分的印尼人在台灣的互動關係,而印尼商店就是串起在台印尼社群的重要據點。

據柴山元的調查,在台印尼商店數量大概在2016年達到高峰,至少490家,但受疫情影響,店又倒了不少家,他這一年來成功訪查不到100家,目前正在加緊腳步,希望趕在今年10月離開台灣之前,蒐集到足夠的論文寫作素材。

身為亞洲研究學者,會不會想去中國走一走?柴山元不諱言,他還是比較嚮往在台灣這個自由民主的國度做研究,在他完成論文、取得博士學位之後,他期待未來還有機會可以在台灣學術圈貢獻心力。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