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可追查化武兇手 俄揚言退出禁止化武組織

  • 時間:2018-06-28 17:37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Wiki、採訪、法新社
  • 撰稿編輯:楊昭彥
可追查化武兇手 俄揚言退出禁止化武組織
位於荷蘭海牙(The Hague)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大樓。(圖:維基百科)
總部位於荷蘭海牙(The Hague)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在27日獲得新授權,讓這個組織不只確認敘利亞內戰曾經使用化武外,還將可以追查可能動用化武的人是誰。這項擴大授權已經引起敘利亞總統巴夏爾(Bashar al-Assad)和他的盟友─俄羅斯與伊朗的強烈反彈,俄國並且批評禁止化武組織是「沉沒中的鐵達尼號」(sinking Titanic),揚言要退出這個組織。
已經打了7年的敘利亞內戰,曾出現多次化武攻擊,造成無辜平民,尤其婦女與兒童的嚴重死傷。然而,目前的既有機制只能確認發生化武攻擊,卻未能讓發動化武攻擊者負起責任,導致愈來愈多的不滿。針對禁止化武組織獲得更大授權,俄國27日堅持,只有像是聯合國安理會(UN Security Council)等機構,才有權點名化武攻擊的策畫者,而俄羅斯在安理會中享有否決權。
俄國駐OPCW大使:『(原音)問題在於應該知道由哪邊、由誰來究責,顯然不是由這裡、不是由海牙,不是在OPCW裡面。OPCW完全只是技術組織。』
自2011年爆發內戰至今,敘利亞境內據報已發生不下70次的化武攻擊,遇襲的多半是反抗軍掌控的區域。包括2013年據稱造成超過千人死亡的古塔(Ghouta)案,以及2017年造成超過80人喪生的汗舍孔鎮(Khan Sheikhun)案等,兩者都屬沙林毒氣攻擊。
儘管面臨各國指控,巴夏爾政府和他的盟友俄國都否認是幕後黑手。今年4月份敘利亞度瑪鎮(Douma)再傳出遭到氯氣與沙林毒氣攻擊時,莫斯科(Moscow)與大馬士革(Damascus)政府聲稱,這是捏造出來的假消息。
另一方面,伊拉克、馬來西亞與英國境內近年也曾發生毒氣或神經毒劑攻擊事件,包括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北韓與俄國都曾被控是元凶。未來,禁止化武組織將有機會把這項確認凶手的職權擴大到其他國家的化武攻擊案,但在那之前恐怕仍將面臨挑戰。

延伸閱讀: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