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面對中國國家資本主義 德要歐盟「硬起來」

  • 時間:2019-01-10 18:43
  • 新聞引據:、德國之聲
  • 撰稿編輯:吳思彥
面對中國國家資本主義 德要歐盟「硬起來」
迎接制度競爭,德國工業界要歐盟對中國「硬起來」。(德國之聲)

【編按】面對中國低價傾銷,甚至加強收購歐洲高科技企業,德國工業聯合會提出54點要求,為的就是讓在許多競爭領域都屬於落後的歐盟,對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硬起來」。透過加強打擊接受中資卻不在歐洲生產的企業,以及調查收下中國政府資金收購歐洲企業的中國公司抵禦中國入侵。否則,可預見時間內,不會朝市場經濟和自由主義轉型的北京政府,一貫作法就是通過國家干預的方式擾亂市場和價格。

低價傾銷,加強收購歐洲高科技企業,國家干預--在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的過程中,中國也經常使用這些頗具爭議的手段。德國工業界現在就此發出警訊,要求對北京採取更為強硬的路線。德新社獲得的德國工業聯合會一份原則性報告中指出,必須將市場經濟體打造的"更有韌性"。報告稱,"在我們的自由,開放和社會福利市場經濟體系和中國的國家主導經濟體系之間,一場制度正在展開"。

這份檔的核心內容是:採取開放和社會福利市場經濟體系的歐洲和德國工業界在世界市場上依然佔據強勢地位。但是中國正在日益強大起來,歐盟必須小心,在人工智慧等未來關鍵科技領域不要掉隊。因此歐盟必須採取措施,應對中國。

德國工業聯合會是36個工業行業協會組成的經濟政策性總會。聯合會的職責是維護及促進其關聯工業行業的所有共同利益,也是德國工業界最為重要的院外遊說組織。儘管其提議並不總是直接轉化成為政策,但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力。

該會主席肯普夫(Dieter Kempf)表示,與西方世界此前的期待不同,北京政府在可以預見的時間之內都不會朝向市場經濟和自由主義轉型。中國通過國家干預的方式擾亂市場和價格,後果之一是造成世界範圍的產能過剩,比如在鋼鐵領域。今後類似情景也會發生在機器人或電池等產業中。

54點要求

為了讓歐洲和德國在與中國國家資本主義體制的較量中能夠更具有競爭力,德國工業聯合會在報告中提出54點要求。具體內容包括,歐盟加強資助法和反補助政策工具。歐洲必須對那些接受中國政府資助,同時不在歐洲生產的那些企業加強打擊。雖然來自中國的投資原則上依然受到歡迎,但必須引入新的國家補助監控機制,調查中國公司是否在政府資助下收購歐洲企業,並在必要情況下出手阻止。

在政府招標專案中,必須實行嚴格的品質標準,對於外國廠商提出的傾銷報價,必須調查是否存在國家補助的行為。歐盟企業並購監控機制也必須作出相應調整。中國在政府主導下,通過兼併方式打造巨型企業集團,而歐洲的反壟斷機構在審核並購案時卻僅僅將歐盟內部市場作為參考標準。"這裡必須作出調整,允許通過市場機制組建歐洲的領軍企業。"

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在就西門子和阿爾斯通列車業務部門的合併進行審核。這兩家公司試圖以此應對來自中國中車集團(CRRC)的挑戰, 後者已經是該行業的全球第一大企業。媒體報導稱,西門子和阿爾斯通合併案卻有可能因為歐盟反壟斷機構的反對而夭折。德國工業聯合會的報告中寫道:"與中國的制度競爭迫使我們在思考問題時更為具有戰略性和長遠眼光。"肯普夫強調,德國工業界希望繼續利用與中國進行經濟交往所帶來的機遇。在歐洲,政府直接干預市場的做法必須與從前一樣是例外情況。

不過人們絕不應該忽視中國對歐盟和德國所構成的挑戰。"如果不對基礎設施進行投資,不改善教育體系,不支持未來產業的研發工作,我們沒有機會與中國展開競爭,他們正是在做以上這些事情。"

除此之外,歐盟需要增加財政預算:"研究經費應該在今後七年內提高到1600億歐元,也就是在現在水準上增加一倍。"

德國工業聯合會還要求中國對外國投資者進一步開放市場。"中國企業迄今為止可以相對自由地進入歐盟內部市場,而反過來在華外資企業卻不能享受同等待遇。"

中國越早通過經濟改革和市場開放創造中國企業和歐洲企業在世界市場上的平等競爭機會,歐盟就越不需要動用新的政策管控工具。

中國是德國在歐盟之外最大的交易夥伴。多年以來,中國試圖一邊通過日益增加的企業並購獲得外國尖端技術,一邊通過增加對於歐洲的基礎設施投資獲取政治影響力。而最為主要的手段就是所謂的"一帶一路倡議"。按照北京政府的設想,到2049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0年時,中國將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德國聯邦政府此前加強了外資收購的門檻,防止外國間諜活動和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此舉被普遍視為主要針對中國。德國內閣為此降低了外資收購審核的門檻,將非歐盟國家公司收購德國公司啟動國家安全調查的收購股份比例從之前的25%降低到10%。

(原文引自德國之聲,原標題「迎接制度竞争 德工业界要欧盟对中国“硬起来”」)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