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我的澎湖灣系列報導 I】 - 澎湖石滬的美麗與哀愁

  • 時間:2019-06-10 09:5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士廉
【我的澎湖灣系列報導 I】 - 澎湖石滬的美麗與哀愁

這天,澎湖馬公港一艘艘遊艇靠岸,讓原本窄小、寧靜的港口擠滿觀光客,而不遠處的觀光景點「篤行十村」,也早已經遊客如織,拍照聲此起彼落。

『(景點現場音)我們慢慢拍照、慢慢往這邊走喔,那前面這片海就是潘安邦心目中「外婆的澎湖灣」。』

澎湖,是由90座大小島嶼組成,全島面積雖然只有127平方公里,但是,近三年來觀光人次每年都突破百萬,在2018年,更寫下了118萬的新高紀錄,藍天碧海的壯麗景色,都讓許多國內外遊客流連忘返。


澎湖各地潮間帶區域廣闊,常吸引許多遊客到訪。圖為澎湖本島。


澎湖由90座大小島嶼組成,全島各地都有許多自然景觀。

遊客鄒小姐:『(原音)其實念書的時候,一直都有聽到大家都會來澎湖玩,然後都有看到別人來拍的照片,就覺得挺好看的,然後覺得應該是在台灣念書,一定要去的地方。』

遊客許先生:『(原音)第一個印象嗎?就是碧海藍天啊,還有大海,就是水上的活動,以及澎湖有很多石滬、跟島、跟礁。』


澎湖的自然景觀柱狀玄武岩。

『(景點現場音)現採的仙人掌冰沙,25喔~』

無論是夢幻沙灘、跨海大橋等觀光景點,或是奎壁山摩西分海、柱狀玄武岩等自然景觀,都充滿商家及遊客的喧鬧聲。而搭船來到距離澎湖本島南方、約55公里的七美島上,國際級景觀「雙心石滬」,更是讓遊客驚艷。

『(景點現場音)好,來,看這邊喔,一二三,好,再一張,比愛心、一人比一個愛心。』

遊客謝小姐:『(原音)因為雙心石滬啊,對,我們比較喜歡去探討它的歷史啊,它之前是捕魚的嘛,就覺得還滿酷的。』


澎湖七美「雙心石滬」因雙心造型浪漫,吸引遊客前來。

七美「雙心石滬」因為雙心造型,成為「幸福愛情」的象徵,每年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觀光,儼然成為當地的代表景點。而談到澎湖石滬的故事,得先從「石滬」的發展開始說起。

石滬,是一種利用潮汐的陷阱式捕魚法,也是全世界早期普遍的撈捕行為,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長期投入石滬研究的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說,包括北美、加拿大、美國,以及日本、泰國等國家,都有石滬存在,只是材料因地制宜、各不相同。

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原音)那為什麼要石滬?很簡單,人類要吃,然後魚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所以為了要取得蛋白質,所以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石滬這樣的漁法產生,那只是它用的材料不一定是石頭,有些地方它用木頭,有些地方用珊瑚礁,有些地方直接用枯樹,用土圍起來的有,像那個南美洲,有用土圍起來的。』


長期投入石滬研究的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

澎湖的石滬發展目前尚無定論,但是根據文獻資料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在1696年,由清朝官員高拱乾所編纂的「台灣府志」上,當時因為對22口石滬課徵「納雜稅」而留下紀錄,但事實上,根據學者的推測,澎湖石滬的發展還可能要更早。
 
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原音)就是一般像我們現在的商業稅啦,但是就我們的推測,每一個石滬它的興建時間要很久,大概最起碼5到8年,或甚至超過10年、10幾年,所以很顯然在清朝初期的前一定有,只是沒有文字上的紀錄,我們現在知道的。』


澎湖石滬的最早發展紀錄,可追溯到1696年。圖為澎湖生活博物館展出的清光緒年間石滬契約書。

由於澎湖陸地的可耕地面積少,加上珊瑚礁環抱四周,自古以來,讓當地發展出在潮間帶,以漲退潮和堆砌石塊的方式,讓魚群自投羅網。而其中,澎湖得天獨厚的「玄武岩」地質,更是提供魚群良好的生長環境。

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原音)澎湖的這邊,玄武岩嘛,所以它很多孔洞嘛,那些洞裡面就會有很多像比方螃蟹啦、然後鰻魚,然後這個有鰻魚呢,就會有很多像我們講的雀鯛啊、Nemo像那個小丑魚啊很多,牠就會在旁邊,那有這些小魚,大魚就會進來了啊。』


澎湖陸地可耕地面積少,加上珊瑚礁環抱四周,自古就發展出多種潮間帶捕魚法。

石滬捕魚的原理,就是利用漲潮,將魚群帶進堤岸,退潮時,漁民便可以捕捉受困的魚群。而澎湖石滬在造型上,也可概分為構造簡單的圓弧型,以及單滬房、雙滬房三種,造型較為多變。

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原音)我們的造型特別不一樣,就是我們會比較屬於圓弧型的,那另外為了魚很多,所以我們有很多石滬是比較、在海比較深的,所以它的那個牆的高度會是比較高,那很多的國家它不會出現心的形狀,它可能會出現像三角型,然後它的那個造型,沒有像澎湖那麼複雜。』

以七美「雙心石滬」為例,主要結構包括「滬房」、也就是兩顆心型所圍出的區域,是水位最深的集魚區;而由「滬房」兩側延伸而出、貌似兩條手臂的石堤,則是引導魚群入滬的「伸腳」,末端成捲尾狀則稱為「滬彎仔」;目的是依照魚類的洄游習性,讓魚群不斷徘徊、不會跑出滬外。其他還包括暫時存放漁獲的圓形小洞「魚井」、方便漁民往來的「腳路」、以及捕捉丁香魚的「滬牙」等等。

石滬老匠師謝銘受:『(原音)我聽我的長輩說,比如說他們以前長輩要造一口石滬,是先去觀察一個月、兩個月,看那個魚走什麼方向,不然你一口石滬蓋下去都好幾年,你如果蓋了沒辦法謀生,你也沒辦法運搬那些石頭走啊,所以你要去觀察、觀察魚走什麼方向,我們要怎麼圍才可以抓到魚,不是一般說隨便疊一疊就想可以了。』

今年已經68歲的石滬老匠師謝銘受說,澎湖各地石滬的堆疊方式和結構,雖然稍有不同,但其實大同小異;而在施工時間的選擇上,則是以農曆的四到五月最為合適,東北季風接近尾聲、在潮間帶作業也較為穩定,但是,整個過程費時費力,並不簡單。


澎湖各地石滬的堆疊方式和結構稍有不同,但其實大同小異。圖為吉貝嶼石滬。


澎湖石滬的石塊以垂直方式堆疊,需相當的經驗與技術。

石滬老匠師謝銘受:『(原音)因為這石滬不是你石頭崁下去就可以,你的石頭崁得好,石頭都要垂直的,不是一般上像我們說的,做水泥工程的在蓋,用水泥再黏起來,我們石滬就是崁、崁,伴隨一點技術啦。』

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原音)大概是兩個砌,這種工程方法在其他的河岸,或是我們講的圍牆,很早就存在,叫做「五圍砌」或「六圍砌」,五個圍一個、或是六個圍一個,那只是把它應用在海上面而已。』

在堆砌石滬時,澎湖當地通常會以黑色的玄武岩覆蓋在外,白色的咾咕石在內,匠師並且會手持石塊敲打,使結構更為緊密。根據調查,澎湖小型石滬約有籃球場的大小,最大的石滬則是遼闊得比足球場還大、長達1.3公里,而石滬的搭建,多是以社區居民和宗族為單位,參與者分段施工,並負責後續維護,近似於現代所說的「合資」概念。


澎湖小型石滬約有籃球場大小,最大的石滬則是遼闊得比足球場還大。

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原音)它石滬是類似股份公司嘛,這資源含什麼?含我要出多少石頭?那我要出多少的人力?我可能要出多少的舢舨?然後這些都是資源,然後它可以被換算成你的資本,所以我有出勞動,我也可以得到股份,那現代人是我出資金就得到股份,這兩個是不太一樣的概念。』

在石滬巡滬時間的分配上,則是由「股東」共同協調,或是透過「抽籤」的方式,決定每天巡滬的「滬主」,當天的巡滬權跟漁獲都由滬主獨享,而在管理方式上,也跟世界各國大異其趣,形成一套約定俗成的管理辦法。

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原音)那裡面還有很好玩的,比方我石頭沒有了,我去偷你的石頭,「偷拆滬」,要怎麼處理?那個民間的習俗是「偷拆滬」就要脫褲子,就是有點脫褲子繞街遊行這樣,其實沒有多麼嚴重啦,但是就是讓你沒面子這樣,有這樣的方式。』

澎湖石滬的管理機制,大多透過當地宗族或廟宇,各地並不相同,可以說是極為複雜,更是早年連結地方的重要力量。而石滬,也是居民身分、地位的象徵,甚至被用來作為買賣、嫁娶的基準。


澎湖吉貝居民多以漁業為主,圖為當地石滬文化館所展示的石滬滬簿。

石滬老匠師謝銘受:『(原音)我有遇到過的,就是抓到上千尾的鮸魚啊,一尾10多斤、一尾快到20斤啊,我邀八個人去抓,賣掉啦,載去馬公市賣啊。我們這邊以前如果有錢,會跑去高雄買房,以前房子比較便宜,比較有身分、就是比較不錯的人,才能有石滬啊。』

澎湖縣文化局長王國裕:『(原音)它可能一個石滬的收穫,就可以讓他一整年的家計都可以過得很好,像在吉貝或是在西嶼,都有這種婚嫁的時候,就是陪嫁,就是一個石滬這樣子,或是在吉貝有一次它那個漁獲,就可以蓋一棟房子,所以在早期,石滬的這種價值是很重要的。』

只不過誰也沒想到,以「石滬」撐起一家家計、滿滿漁獲的榮景,會有戛然而止的一天。

石滬老匠師謝銘受:『(原音)哇,現在差多了,現在石滬是差很多了,現在石滬是冬天還可以捕啦,但總是捕魚捕得比較沒那麼好了,以前不是,以前是靠石滬在生活,冬天靠石滬啊,你要賺兩三萬,石滬有時一晚也可以賺七八萬。』


澎湖石滬老匠師謝銘受解說以前石滬抓魚的裝備。

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原音)那後來在台灣有這個,政府補貼動力漁船,動力漁船以後,我們捕魚就不用再守株待兔嘛,我就可以把船開更遠啊、網子買更好啊,就離岸更遠去抓魚,這時候的石滬,就變成一種叫「貼補家用」,它就不是主要經濟來源。』

根據調查,澎湖的石滬數量曾經多達609口,散落在各島嶼。但事實上,當中約有15%、也就是90口,因為興建漁港或是移作建設道路等原因,已經消失不見,目前只有140多口石滬還有集魚功能,其餘則是風吹浪襲傾倒、閒置廢棄。

澎湖縣文化局長王國裕:『(原音)因為石滬它是會變動,有時候潮汐不對,或是說它的那個海流不對,有時候會重組、拆掉會重組,所以其實有一些變動。那目前,其實在澎湖本島應該說每個鄉市、每個島嶼都有啦,多跟少而已啦,最多的應該是吉貝。』

目前全澎湖,七美島只剩一口觀光導向的「雙心石滬」,澎湖本島約有400多口,位在澎湖本島北方、船程約半小時的吉貝島上,則還有百口左右,石滬密度可以說是世界第一。但因為新型捕魚技術出現,加上近海資源漸漸枯竭,讓這項傳統漁法,不再具有經濟效益而式微,甚至傳統的石滬堆疊技術也出現斷層,推估全澎湖,可能只剩下不到20名的石滬匠師。


澎湖石滬的堆疊,需相當的經驗與技術。

石滬老匠師謝銘受:『(原音)年輕人目前喔,比較沒有啦,年輕的都4、50歲了,因為他們這些都是比較後來的,他們這些,你現在如果叫他們去修理,都要政府有經費他們才有去啊。』

澎湖縣文化局長王國裕:『(原音)其實人跟錢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情,尤其我們澎湖這邊因為現有預算也不多啦,所以大部分修滬經費都是靠中央來補助啦,那最主要是因為它又沒有辦法形成一種事業,或是一種職業,所以要讓年輕人願意投入這一塊,其實真的是很困難啦。』

『(景點現場音)跟各位講,七美的雙心石滬沒什麼,吉貝島上的石滬是大心包小心、大心包小心,所以呢,不是只有七美島的雙心石滬最有名,所以我們下午去走潮間帶的時候~』


澎湖各地潮間帶區域廣闊,常吸引許多遊客到訪。圖為吉貝嶼。

澎湖的石滬群,每年吸引不少遊客參觀,但以目前來說,澎湖石滬每年約有3到4百萬的維修經費,資源多挹注在「吉貝」跟「七美」兩地,而且大多是以「景點」來對外宣傳。然而,這個已經在2009年,被文化部評選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的澎湖石滬群,具有生態、社區、環境教育等多樣意義,卻還是有人不太清楚它背後所蘊含的價值。

中國遊客朱小姐:『(原音)怎麼講,就是自然能形成、自然的東西能形成這樣子,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其實這是人工做的),啊?人工做的啊?唉呦,我的天,(妳知道它的功用是什麼嗎?),不知道,養魚嗎?』

『(雙心石滬現場音)這邊風景很美,(這裡啊?一輩子要來一次,一輩子要來一次,好,我們不急、我們不急,我們慢慢拍照~)』


澎湖七美雙心石滬地理位置優越,遊客居高臨下便可拍照取景。

遊客黃小姐:『(原音)就是結合有一點像觀光啊,讓它實際去操作應該也會、大家會比較知道它的意義這樣,(期待它可以看到更多?),對,因為就是來這裡,好像大家也只會以觀光為主,比較不會說想要真的去探討它背後的意義,就比較可惜啦。』

越南遊客Nguyen Duc Long:『(英語原音)我認為這種捕魚方式非常特殊,有別於其他國家,因為在我們國家越南,漁民都是用船撒網的方式捕魚。我想這很好,我個人會比較喜歡這種,石滬捕魚的這種對環境友善的方式,這裡的漁夫真的很聰明。』

『(雙心石滬現場音)好,再一張,橫的喔,好,來,一二三~)』

澎湖石滬,不但密度居世界之冠,更是目前世界各國少數還在使用的傳統式捕魚法,多次吸引各國專家來台考察。學者認為,台灣觀光目前在推展上,常常缺乏背後的文化意涵,認為應該要重新思考以及定位,讓更多人能夠深入了解在地的石滬文化。

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原音)全世界很多人在調查石滬發現,它是一種叫做古老的遺產,跟考古一樣,他們把它當成考古遺址,但是澎湖是活的遺址、我們是活的遺產,所以我覺得它的意義不只是這樣、不只是觀光。那當然有一個號召是很好,我覺得我們還可以讓大家再更知道一點這個(石滬文化)。』

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副教授趙惠玉:『(原音)其實我常常都會發現就是說,好像很多的地方,不只是澎湖,很多的地方一直都是在意的是,到底來客數有多少?到底多少人來到我澎湖?到底多少人來到花火節?可是他沒有去想過說,是要以「量」來看待一個觀光活動?還是說是以「深度」?我覺得應該要重新定位跟思考。』

『(煙火施放倒數現場音)三、二、一、2019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美麗海灣、菊島耀動~』

澎湖四月的晚間,清風陣陣,夜空混雜著遊客的驚呼聲以及焰火綻放的聲響,一道道璀璨煙火在高空綻放,將「菊島」海岸線點綴得五彩繽紛,只是澎湖這百年石滬,仍在潮進潮退當中,等待重生的那一天。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