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調查指三成民眾認體罰非「虐待」 家扶籲終結孩子疼痛(影音)

  • 時間:2020-05-26 11:2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調查指三成民眾認體罰非「虐待」  家扶籲終結孩子疼痛(影音)
調查指三成民眾認體罰非「虐待」 家扶籲終結孩子疼痛。(江昭倫 攝)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今天(26日)公布一份針對成人所做的「2020兒少自我保護知多少」網路調查,發現有三成民眾認為體罰非「虐待」,且年齡層主要集中於 31歲到40歲的成人。家扶表示,2019台灣受虐兒童人數為近五年新高,呼籲社會大眾關注兒少受虐議題,一起達到「零兒虐」目標!

家扶基金會26日公布一份針對19歲以上民眾所做的「2020兒少自我保護知多少」最新網路調查,結果發現,超過1成民眾不認為對孩子說一些負面謾罵的話屬於「虐待兒童行為」;更有34%的民眾不認為體罰兒童屬於「虐待」,且年齡層主要集中於 31歲到40歲的家長。

對於這樣的調查結果,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指出,現在社會節奏相當快,父母壓力很大,面對孩子不聽話常常因為找不到方法,最後就用打罵來處理,但其實這是「險招」,因為父母情緒失控,並不會讓孩子就永遠不犯錯,反而容易對孩子的心理造成陰影。

王宏哲強調,除非孩子當下做了非常的危險事,否則當孩子不聽話時不要立即處理,避免帶入自己的情緒導致言行管教失控;同時家長也要預先定好家規罰則或孩子的冷靜區,多學習觀察孩子的優點,並建立孩子的反省能力而非反擊能力。

王宏哲提醒家長,只有在穩定情緒下以嚴肅的態度告訴孩子,才能達到真正管教的目的。王宏哲:『(原音)當家長是在一個很強烈情緒之下去教孩子說,我叫你吃飯好好坐在椅子上你為什麼都不聽?你覺得你有把坐在椅子上這件事情告訴他,可是問題是他沒有接收到,他接收到的是先情緒,因為我們的大腦其實是一個先接收情緒在接收道理的結構,尤其孩子在還沒有成熟當中的時候,他就是先接收情緒再接收道理,可是如果當他接收很強烈的情緒的時候,情緒通往大腦的這些認知線路是斷掉的時候,他就沒有記住了。』

家扶基金會表示,去年台灣受虐兒童人數創近五年新高,顯示台灣想要達到「零兒虐」仍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家扶基金會近日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發起「訂定4月28日兒童保護日」提案,呼籲民眾踴躍附議,用行動重視兒少受虐議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