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首屆台東工藝設計獎首獎從缺 評審盼為獎項高度留下更多討論空間

  • 時間:2020-09-11 15:0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首屆台東工藝設計獎首獎從缺  評審盼為獎項高度留下更多討論空間
「台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9月11日起至27日在台東美術館登場,呈現台東工藝多元面向。(圖/山冶計畫提供)

首屆台東工藝設計獎今天(11日)揭曉得獎名單,林精哲以單純陶土與木頭燒製出煙火痕跡的「黫山水器」摘下貳獎,参獎頒給46 日間(陳君岱)的「景間,景外」配(掛)飾作品。首獎經過評審激烈討論後決議從缺,希望讓首屆台東工藝獎的代表性留下更多討論的空間。

首屆「台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總獎金新台幣40萬元整,透過公開徵選,共有超過一百多件作品參賽,其中22件入圍,決選請到台東在地資深藤編工藝師鄭浩祥( Ahung Masikad)、排灣族前衛服裝設計師沙布喇.安德烈、華碩設計中心副理廖軍豪、「北歐設計」設計總監廖佳玲、「META燈具」設計總監鄭遠揚5位評審進行最後決審。

評審認為,既然標示「台東」工藝,應強調與自然及生活的連結、手感的溫度,帶出台東土地的特色。經過討論,參獎由46 日間(陳君岱)「景間,景外」獲得獎金6萬元,其作品將風景轉換製成抽象而純粹的「質地」,用琺瑯肌理回應光與空間,掛繩的連結帶入了傳統民藝會使用的編、套手法。


首屆台東工藝設計獎「参獎」作品頒給46 日間(陳君岱)「景間,景外」(左)。吳孟儒的「碎圈」系列作品摘下「市場潛力獎」(右)。(圖/山冶計畫提供)

貳獎頒給林精哲的「黫山水器」,其作品以陶土、木頭和火三種最自然且貼近生活的素材,向排灣族傳統陶壺致敬。林精哲:『(原音)有沒有一個方法是可以用現代的方式,但是可以是保持屬於排灣族他們喜歡美感跟材料,所以我的作品就變成我的釉料是全部自然的,我沒有用任何的化學,它就是木灰,然後它就是靠高溫燻燒,去讓煙跑到土裡面去。我覺得煙這件情很好玩,就是像排灣族重要事情或者他們的生活其實都跟煙息息相關,所以怎麼把煙這件事情變成我在做的生活實用器皿這兩件事情可以結合,我覺得反而透過燻燒這個方式去詮釋,就會是一個很棒的機會去讓大家看到,原來我們還可以這樣做。』


首屆台東工藝設計獎「貳獎」頒給林精哲的「黫山水器」,其作品呼以陶土、木頭和火三種最自然且貼近生活的素材,向排灣族傳統陶壺致敬。(江昭倫攝)

儘管好的作品不少,但並未出現能充分傳達台東工藝文化與精神的作品,評審經過激烈的討論後,決議首獎從缺,希望藉由從缺,讓台東工藝設計獎代表性有更多討論空間。決審評審之一的沙布喇.安德烈:『(原音)它的Title就是台東,什麼樣的東西可以代表台東?絕對不是靈感來自台東山水那些,絕對不是這麼淺薄,應該是利用在地的素材,然後用特殊的語彙。』

至於10萬元獎金的「市場潛力獎」頒給吳孟儒的「碎圈」,其戒指透過熔化及破壞金屬表面來達成特殊的質感效果,每只戒指的裂痕皆獨一無二。

由於過去幾年台東積極推動各項工藝串流計畫,包括「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隊」、「工藝材質復育計畫」等,台東縣政府也藉由這次「台東工藝設計獎」的舉辦,讓相關計畫的得獎、參賽與研究成果作品,以「無我—介接自然與生活之美」為題,於台東美術館推出「台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展期自9月11日起至27日,呈現台東工藝多元面向。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