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今年的冬天會很冷!不給燒煤 電力又供應不足 中國能源政策陷窘境

  • 時間:2020-12-24 17:4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今年的冬天會很冷!不給燒煤 電力又供應不足 中國能源政策陷窘境
中國的缺電議題不完全來自經濟與產業復甦的推論,反而「民生用電」更值得探究。(示意圖/Fré Sonneveld)

進入12月冬季,中國缺電問題不斷擴大,湖南,江西、浙江、內蒙古、廣東等省區都祭出限制用電的各種措施,甚至連政治首都的北京、經濟重鎮的上海都有出現短暫停電的情形,讓外界把矛頭指向中國的電力政策。不過,中共官方卻刻意粉飾太平,對外表示這是例行性的電力管制作法,地方政府更輕描淡寫指出停電是為了排除電力設施故障的問題,供電仍屬正常;另外,也有聲音藉此進行大外宣,包括「因為經濟復甦所以電力需求大增」、「因為2060年要實現碳中和,所以是為了節能減碳使然」等,雖然說法很多,但原因為何?

超趕下的電力政策 中國的缺電凸顯結構性問題

其實中國的缺電問題並非短期的經濟發展使然,換句話說,在疫情爆發後「復工復產」的情形並未回到過去的規模,在經濟復甦的過程中,整體產業所需要的生產要素有萎縮的跡象,尤以經濟成長的預測來看,逐漸下滑的趨勢之下,在既有的能源供給應當不會有巨大的變動,而缺電問題也本當不會發生。因而,在觀察目前中國爆發缺電的現象,如果僅是就工業生產的面向進行探究,這恐怕會誤判情勢,甚至不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與邏輯,直言之,中國的缺電議題不完全來自經濟與產業復甦的推論,反而「民生用電」更值得探究。

回顧改革開放至今,中國也歷經過幾次大規模的缺電危機,2002年是因為供電量無法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2008年則是因為南部省區爆發雪災所導致用電量攀高的結果,「拉閘限電」是中國政府經常性解決用電負荷不足的手段,不過,無論是經濟發展的因素或是天然災害的衝擊,都可以透過各種基礎建設的公共投資來加以克服,短期恢復供電系統的運行常態也不成問題。然而,今年中國的供電缺口有其結構性的緣由,「數字達標」來自政府能源政策的「超趕」思維,以及「政治動員」背後所衍生出的更深層次問題:真實的社會落差。

中共在2013年頒布《空氣治理五年計劃》,為的就是要解決霾害與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尤其是進入供暖季的中國北方(秦嶺–隴海線以北),採取集中供暖的方式,過去必須透過「燃煤取暖」來解決民眾溫暖過冬的需求,但這同時也帶來冬季空氣汙染的代價,因而在習近平上台後大力推動「煤改氣」與「煤改電」的政策,尤以習近平在今年的聯合國大會上提及中國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承諾,迫使燃煤所造成的環保壓力必須快速落實,而燒煤取暖的方式被禁止,許多居民的燃煤爐台被封禁甚至用水泥來加以封堵,強以天然氣或電力代替。

民生用電需求攀升 產業用電攸關產能 不燒煤就受凍

事實上,使用燒煤取暖的民眾多在經濟相對弱勢的農村,甚至是一些在城郊生活的「低端人口」,難以接受「天然氣取暖」的經濟負擔,而被迫使用電熱的支出也不低,在無奈之餘僅能配合政府停止使用燒煤爐灶,但受凍的生活難忍也只能作作樣子,架設的天然氣管線、太陽能板等都只是裝飾用的設備,民怨沖天但不敢言,而這更是檢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扶貧」光鮮亮麗下的社會陰暗面。地方政府為了解決民怨沸騰的情境,民生用電與工業用電之間捉襟見肘,尤其近年來中國南方供暖用電需求攀升,更加劇了缺電的問題。

當然,中國政府近年來也大力推動多元能源的佈建,除了前述所提及的天然氣與太陽能之外,還包括了水力發電、核能發電、風力發電等清潔能源,但是在冬季用電量高峰的現實之下,又不得不落實減少煤炭供暖的政策,加上枯水期、日照短讓水力、太陽能發電根本無法跟得上需求,供電短缺勢必然的結果。中國面臨的兩難是「電力政策」的矛盾,產能因電力不足而下滑,如果對外採購印尼的動力媒,抑或放鬆對澳洲高熱量煤的進口,可以舒緩短缺電的窘境,但事實上進口煤炭的比重並不高,反而會擴大來自環保意識的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中國政府提出在2030年GDP的二氧化碳單位排放量將下降65%,但是卻還繼續建設新的燃煤電廠,顯然中國的環保政策仍是口惠而實不至。此外,中國面對COVID-19疫情的衝擊,「提高產能」來促成雙循環與經濟復甦,「經濟發展」仍是永恆不變的「硬道理」,再多的限電措施都會引發市場的預期作用,近期出現「搶煤」的狀況便是一例,如果再加上澳洲高熱量煤的開採量因天災減少及進口受阻,那麼煤炭的市場價格也必然出現翻倍飆升的跡象。可以說,中國處在「汙染發電–環保缺電」的循環之中,2020年的歹年冬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 高築牆廣積糧 中國能度過糧食危機嗎?
◆ 以基礎建設換自然資源和市場 中國全面席捲非洲 儼然新帝國霸權
◆ 大鍊芯將走上當年大躍進的悲劇 中國缺人缺技術還大撒幣 結局就是爛尾

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